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西安企业家节·聚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西安企业家节·聚集
 

2018年9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西安企业家节”开幕,主题为“弘扬新时代西商精神 共推大西安追赶超越”

西商的节日,企业家的春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豫 本报记者 张晋

王永康

去年的9月8日中央出台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着力激发企业家的活力,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很多人都讲“企业家的春天来了”。

为了落实中央精神,西安决定把每年的9月8日作为西安的企业家节,今天首届“西安企业家节”正式开幕,我们将举办系列活动,这是全体西商的共同节日,也是我们大西安的城市盛典。

西安是中国商业文明的发源地

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也是中国商业的原点城市,自古就蕴含着开明开放、包容宽容的商业基因。

6000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开始最初的物物交换;5000年前炎帝设日中为市,形成了市场的雏形;3000多年前周公创工商仕官,建立了最早的商业制度;2000多年前张骞从这里出发,走到了西域,开通了古丝绸之路;1000多年前世界的商品在这里集散,长安成为万商云集的世界经济中心;明清时期西商是当时中国十大商帮的佼佼者,人硬、货硬、脾气硬的特质名扬天下。

回望波澜壮阔的西安商业史,不难发现城荣则商业兴,商业兴则城旺。“商人”和“买东西”这两个词据考证都源于西安。商人本来指商朝之人,周武王灭商之后,商朝的后裔迫于生计都做起小买卖,商人也逐步变成了专门做买卖的人。买东西也源于我们大唐长安的东市、西市的繁荣商贸,人们购物多去这两个地方,时而买东,时而买西,久而久之“买东西”就成为人们购物的代名词。可以说西安的一部商业史,也是中国的半部文明史。西安源远流长的商业传统,让人总忍不住心生向往之心,亲近之情。中国的商业文明在这里可以找到根,可以找到魂,可以赋予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西安是新时代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当前大西安正处于追赶超越、抓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2%,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1月到8月西安财政总收入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00亿元,税收增幅29.6%,连续8个月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同时西安还入选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初步实现了以高质量发展统筹高端产业和高速度增长的良好态势。

第一,我们要护航企业家,要紧紧抓住营商环境这个最大的生产力,要瞄准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以及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诚信最优、服务最好的“三化五最”目标,要着力破解制约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一批难题和问题,要打造新时代最佳营商环境城市。

我们要求各级公职人员都要当好“店小二”,牢固树立企业是纳税人,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要聚焦“清”“亲”二字,积极作为,要靠前服务。

一是各级“店小二”都要做到“三多、两帮、两同、三不能”。“三多”就是要多关心、多帮助、多引导企业家;“两帮”就是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支持民营经济抓发展;“两同”就是同企业家关系要清白、要纯洁;“三不能”是不能有私心、贪心,不能以权谋私,更不能搞权钱交易。

二是构建并用好五个机制。建立各级领导与企业普遍的结对、联系、交友机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与企业家沟通联系,有关部门和企业要进行经常的交流、沟通,也要求公检法、企业商会要建立起经常性的沟通联系机制,要求统战、非公、工商联、商会也要和企业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

三是要大力开展亲商助企业活动,千名干部与企业结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同企业家要建立真诚互信、良性互动的关系,做到交有法、交有方,交有界,切实增强企业家的积极性、创新活力、创业动力,争做企业家的贴心人和服务企业的五星级服务员。

今年上半年西安营商环境在全省排名第一。现在我市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已经缩短为两天,申请材料减少到15件,施工许可证、办理事项由35个工作日精简到17个,审批时间由原来的388天缩短到55天,下一步还要进一步的缩短,“最多跑一次”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7%。今年前8月我们累计引进各类人才超过60万人,新增市场主体超过30万户,总量已经超过125万户。去年我们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七位,今年我们已经跑到了第五位。前面第四位就是青岛,我们也有信心再冲一冲、争一争。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是全力以赴、认真在抓,优化营商环境我们还要持久抓好,不达最优绝不收兵。

第二,我们要护航企业家,要坚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我们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自贸区、自创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机遇,要坚定不移抓改革、抓创新,要按照全域开放的思路,坚定不移开门搞发展,大力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要努力开创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全力争当“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

在我们西安有一对情侣的丝路故事。蒙古族小伙袁朝辉和在西安留学的哈萨克斯坦女孩阿根塔,他们在国际港务区创立了跨境电商公司,通过中欧班列号、长安号结缘。现在他们的业务沿着“一带一路”已经做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开启了中国与中亚一条新的网上丝绸之路。8月份,他们还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海外仓,10月份还将登陆捷克进一步拓展东欧市场,今年他们的目标就是要销售突破10亿元。可以说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创意,使我们西安从原来开放的末梢,逐渐成为开放的最前沿。面向未来我们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开放的力度、更实的开放举措,为我们广大企业家创业创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第三,我们要护航企业家,我们要强化创新驱动这个最强的动力源。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通过产业变革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我们在全国率先举起发展“硬科技”大旗,一手抓硬科技,一手抓新经济。我们要深化“硬科技+”、“互联网+”、“军民融合+”、“高校+”、“人才创意平台+”等战略,要推进政、经、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龙头项目,孵化创新企业,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要加快形成创新引领的西安现代化经济新体系。

今年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倍,硬科技经济总量也是达到1369亿元,互联网企业全国十强已经落户8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有146家,也产生了西安首家独角兽企业——易点天下。我们今年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569个,总投资1.75万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35个,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西安的有203家,另外六场校友回归活动签约总额也达到1.5万亿元。如我们西商总会会长、比亚迪的王传福主席所言,西安把企业家捧在手上,放在心上,企业家真正感受到了尊重。希望在西安再造一个比亚迪。

西安是新时代企业家

建功立业的新高地

伟大的企业是国之重器,企业家是经济制造业的国王,优秀企业家更是发展的脊梁。我们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五个着力的要求,全力以赴落实中央25号文件的精神,要把西安打造成为民营经济发展、关心重视企业家、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三个示范城市。

第一,我们希望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的精神,助力大西安追赶超越。我们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企业家功高、纳税者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实施企业家精神弘扬工程、企业家队伍壮大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我们将每年挑选100名领军型企业家、100名新生代企业家、1000名成长型企业家进行培训,定期组织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员企业家、纳税百强、年度经济人物等评选活动,要努力把新西商群体打造成为新时代大西安的英雄群体和金字招牌。

第二,我们将为企业家在西安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激励企业家、提升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发展是我们广大“店小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求全市各级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名到三名企业家,每季度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每个月至少要到联系的企业调研走访,要架起党委、政府与企业、商会的连心桥。我们还将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多部分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和关切。

我们还将探索建立保护企业家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区县、开发区企业家维权投诉服务中心,对任何涉及企业、企业家的投诉事项,必须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的答复,对于任何破坏营商环境的言行绝不姑息手软,要让每个企业家在西安安心投资、舒心创业、顺心办事。我们将给企业家最高的荣誉、最优的服务、最好的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将建立信息库,向市级相关部门发布企业家名录,在信贷支持、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就医保健等方面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要做让企业家有方向感、有认同感、有归属感、有获得感的“娘家人”。

第三,我们要支持企业家立足大西安、走向全世界。企业家是企业的统帅和灵魂,也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有了华为的任正非,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中国芯”;有了阿里巴巴马云,就再没有难做的生意;有了格力的董明珠,世界爱上了中国造。我们有了西安广大的企业家,就有了西安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们欢迎企业家深度参与西安的军民融合、硬科技、新经济等领域,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军工单位的全面合作,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西安运用发展,让核心技术驱动助力西安、领跑中国。我们愿与企业家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支持企业家创新为本。我们将竭力帮助企业家以更大的步伐走出去、引进来,加快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西安的产品、西安的品牌和西安的服务,也帮助广大企业家在全球配置资源,在境内、海外开展跨境的并购、市场的开拓、资源的开发和经贸的合作,要让更多的陕西制造和西安制造走向大江南北,走向大洋的彼岸。

(本文为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9月8日首届“西安企业家节”上的讲话,由本报记者整理,标题为编者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