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四局工程师、住建部绿色施工专家李长明:
装配式建筑国标的制定与进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李长明 |
与传统建筑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有几大特点:节水80%、节能70%、节材20%、节石20%,能做到节能环保。
我们做过几个典型装配式建筑的情况,在深圳平山将近100米,这是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的工程,装配式率71.5%。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程,建筑高度将近100米,预制率是36.09%,这是现浇外挂的体系。上一个全装配式的体系,这个体系当时在19届中国成果高交会参展。
深圳龙华变电站是一个全装配式的结构,预制率是66%,装配率72%,这个项目有一种启示,当时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希望整个华南地区所有的变电站能够使用装配式建筑,采用统一设计、统一标准,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种方案。
我们参编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总承包管理标准》,也参编了地方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地方标准,参加住建部的“十三五”课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有3个,专利有几十项。
装配式混凝土为什么要实现标准的制定?有四项核心设定,全专业的策划、生产与安装、运输和施工一体化和专业穿插,这样达到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工期、保证质量的目的。
我们当时为什么编制装配式混凝土总承包管理标准?我们国家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供给侧改革阶段,装配式建筑面临增长方式的挑战,现在建筑增长方式、人力资源、材料都紧缺,工地向工厂化转型,分包向总包转型,装配式建筑是一个一体化的施工,跟传统建筑不一样,设计、生产、施工、创新方面的能力国家是总体的输出。通过标准制定,争取带领大家走向绿化、工业化、社会化和信息化的道路。
标准编制的理念是以整个项目的利益最大化为中心:一个中心、二大理念、三种引领、四位服务、五方协调、六方监管,总体的一个理念来贯穿于整个装配式混凝土总承包的管理标准。
我们总承包管理标准的具体内容,总共是13个章节,涵盖了安全、绿色使用管理、项目制管理、工厂预制管理、设计管理都纳入其中,通过这个标准有一个工业化的指引和方法,实现装配式管理的标准化建造,总体技术的优化,实现它的核心三个系统化的管理和五化一体,可复制,建筑结构、装修、设计、生产、装配和技术管理市场三个系统化。
设计生产装配的系统化,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包括图纸的连接、结构设计的方式,实现系统化转移。
最后是技术管理示范系统化,建立成熟完善的技术体系,建立关系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市场机制。
通过标准争取实现“五化一体”,标准化设计、工厂的生产、招标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一体化管理。特色小镇这块是值得推广的,现在老式装配式建筑成本高,运输标准化难度大。
现在标准的推进情况,2018年总共有100多个编制委员进行了第一次编制大会,编制初稿已经完成,清华大学好几家单位审核完之后正在修订,包括了航空大、华南理工10家建设单位,还有8家设计单位,涉及混凝土建设开发、生产、施工、监理、研究全产业链做装配式总承包管理的编订,标准的评审大会将在2018年10月份召开,进一步完成标准的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