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营商环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营商环境
 

2018年8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与“世界先进”的差距 深圳营商环境调研报告引发关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宗和

王利博制图

由172名市、区政协委员耗时4个月开展的深圳营商环境大调研日前收尾。调研组以世界银行评估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国家与地区为标杆和参照,共发现问题22个。

据悉,此次调研活动分为开放经济组、资金税费组、行政法治组和中小企业组等四个专题调研组,围绕不同角度对营商环境进行调研工作,先后组织赴香港、澳门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以及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深入对比分析,最终形成《深圳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调研报告》1个总报告、4个分报告和3个子报告,为深圳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出30条建议。其中,调研组发现的22个问题以及参照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国家与地区梳理出的一批国际经验,尤其值得关注。

查找差距

《深圳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点调研报告》称,近年来,深圳在社会经济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然而,距离国际一流甚至国内部分城市仍有一定差距。其中,主要问题和差距体现在政务服务、企业融资、企业纳税、贸易投资、法治保障五大领域。

第一,政务服务领域:安监执法验收不及时服务意识不足。

在政务服务领域,调研报告总结了企业银行开户时间有待缩短、企业设立前期成本依然较大、隐患整改验收缺乏时效性、政策获得的便利性有待提高等4个问题。另外,根据企业反映,深圳安全监管部门存在执法验收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企业经济损失。这反映了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不足,不能及时验收,维护企业利益。

第二,企业融资领域: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资金涌向房地产。

在企业融资领域,调研报告指出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管理机构缺乏、银行融资审批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金融风险防控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仍待完善5个问题。调研报告在陈述信贷资源分配给小微企业比重偏低的同时,还指出房地产相关信贷占比较高,“近年来,金融业资金大量涌向房地产相关行业,全市房地产贷款和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贷款比例较高,存在潜藏流动性风险隐患。”

第三,企业纳税领域:发票领购流程繁琐增值税退税周期长。

在企业纳税领域,调研报告指出了发票领购流程仍显繁琐、增值税退税效率待提高、政策指引渠道不够畅通3个问题。在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中,增值税退税到账时间的前沿水平为3.2周。而市政协调研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超过半数深圳受访企业增值税退税到账时间为30—90天,即4—13周。

第四,贸易投资领域:海关查验耗时长深圳湾口岸超负荷运作。

在贸易投资领域,调研报告指出了外商投资或对外投资的程序还需简化、对外贸易服务需进一步完善、通关效率与国际一流有差距、“单一窗口”建设欠深入、口岸基础设施有“硬伤”5个问题。

第五,法治保障领域:企业打官司时间长往往赢了官司赔了市场。

在法治保障方面,调研报告指出了司法案件诉讼周期长、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金额低、缺少针对性破产条例和管理机构、安全监管执法标准有待统一、员工派遣地方条例尚不完善5个问题。报告称,在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中,企业解决商业纠纷时间的前沿水平在120天以内。而调研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超过六成的深圳受访企业解决商业纠纷平均时间超过120天,超过180天的达48%。

取经先进

中国香港:

实施典型的零关税政策。香港作为单一关税经济体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双边协议,一般进口或出口货物均无须缴付任何关税。

支持外来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选择香港作为跨国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的外来投资企业,优惠税率一般为10%—15%。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其他新兴产业投资以及特定行业,五年内免税收,之后两年内50%减免。

新加坡:

金融服务发达。新加坡金融市场针对不同类型的贸易企业有不同的融资业务模式,如对于投资海外的企业,新加坡金融机构设计了保险加贷款的融资模式。这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对新加坡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税宽松。除酒类、烟草(含卷烟)、石油、机动车以外,新加坡对所有进口商品免征关税。国际运输服务和与进出口相关的运输服务,以及与进出口有关的货物装卸、搬运、保险等服务都适用零税率。

新西兰:

政府办公效率高。以开办企业为例,在新西兰开办企业注册只需在网上进行申请,且时间仅需半天。2018年3月深圳出台措施将企业开办时间从16.5天缩短至8.5天,但依然远不如新西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