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园区
 

2018年7月3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经开区:“亩均效益”加速升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长龙 董国华 王诗雨 本报记者 张晓梅

江淮大众开启国际汽车产业合作新模式

对合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开区)的双维伊士曼公司来说,2017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收获年,不仅成功跻身全区成长进步奖,更在该区年度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中,由B类企业升级为A类企业。

在合肥经开区,这样的企业不止一家。“亩均效益”的提升,为区内企业带来了更多政府资源要素的“优待”。日前,合肥经开区2017年度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结果正式出炉,此次纳入评价范围的338户企业亩均税收较上年增长16%,其中,A类和B类企业较上年净增15户,占总用地比重达到79.7%。

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稳步提升。自2016年起,合肥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通过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环境保护指标、研发创新指标等一揽子综合评价指标,我们对企业进行ABC分类,实行差别化管理。”合肥经开区经贸局副局长张国楼介绍,此举有助于激励和引导企业形成单位资源产出最大化。

从2017年度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总体情况来看,338户占地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稳步提升,较上年增长16%。从规上企业来看,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分别较上年增长16.2%、39.5%、23%。其中,A类企业共76户,增长13.4%,占比达22.5%。

在“创转升”的推动下,各类工业企业提档升级明显,“退低进高”、“退劣进优”步伐加快。在规上企业中,该区10户B类企业提升为A类,9户企业由C类提升为B类。此外,C类企业共减少了20户,其中规上C类企业减少8户。

运用绩效考核分类精准施策。在“亩均效益”的体系参考下,合肥经开区视综合绩效考核情况,进行资源要素的差异化配置。安徽芯瑞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国内每5台电视中,就有1台背光源材料产自芯瑞达。”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芯瑞达是一家专业从事液晶显示背光源、半导体封装等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六年前落户合肥经开区,芯瑞达仅有一层标准厂房、一条生产线,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原有场地已无法满足需求。“多亏了区里的协调帮助,2015年,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拿到了近61亩的土地和上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在该企业负责人看来,成就如今背光源行业的“领跑者”,与经开区政府优化要素配置,提供管家式服务密不可分。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经开区,芯瑞达一度创出每平方米年产值最高、税收贡献率最高的纪录,成为该区当之无愧的A类企业。

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合肥经开区在激励A类企业引领发展的同时,还鼓励B类企业改造提升、倒逼C类企业提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年度工业企业绩效评价不只是排名次,更重要的是将结果应用于实际工作。为此,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因势利导,多措并举全方位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张国楼表示,围绕“建设全球知名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定位,合肥经开区在推动企业产品升级的同时,积极促进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升级。

据介绍,该区在国家、省、市技改支持政策之外,再加码区域鼓励政策,去年拿出5亿多元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机器人改造项目为例,项目最高可以获得投资额47%的技术补贴,这在全国的国家级开发区中也不多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