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理论
 

2018年6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峡工程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民平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放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我国治水史上的创举,举世瞩目。中华民族百年梦想成真,建成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三峡工程,成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复兴中华的里程碑。这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千年大计,国运所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今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三峡枢纽工程,充分肯定了它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他指出,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对三峡工程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建设者的极大褒奖。充分展现了习总书记的远见卓识,充分展现了他胸怀祖国、胸怀人民的崇高精神。我们作为亲力亲为的“老三峡人”,备受鼓舞。

早在10多年前,三峡工程正在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来过这里,那时他在浙江担任主要领导职务。项目法人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现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汇报建设情况后,他非常高兴,表示支持,并合影留念。库区外迁移民,浙江接收7000人。

三峡工程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如期完工,工期17年。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通航,到现在,三峡工程已有15年安全运行实践,使过去有争议的很多重大问题得到了答案。

一、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正确的

早在20世纪初,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开发三峡设想,旧中国由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无法实现。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重新启动,积极推进,历届中央领导人呕心沥血,谋划全局。上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研究、规划三峡工程,描绘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宏伟蓝图。周恩来同志全面部署。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积极推动三峡工程论证和决策。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力推进三峡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确保三峡工程顺利建成。

鉴于三峡工程规模空前,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殊性,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三峡工程开工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动员全国各有关方面力量,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勘探、实验、论证、规划、设计了40多年。始终遵循党中央提出的“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从我国国情出发,把握国际大趋势,实事求是,全面考虑需要与可能,力求建设方案符合实际;对涉及三峡工程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并进行科学实验,拿出明确的结论性意见;充分发扬民主,组织全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论证,并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种观点供论证者参考,凡是有争议的重大问题,都要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

到1989年2月,论证工作基本结束。总的结论是:三峡工程对四化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正常蓄水位175米,坝顶高程185米;安装26台68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后改为70万千瓦),建设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安置移民103万人。同年5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据此编报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成为全国人大1992年批准的三峡工程建设最终方案。

昨天的正确决策,换来了今天的成功,“梦想”变成了现实。创造了建设规模、移民总量、装机容量、泄洪能力、金属结构等多项世界之最。单从技术上看,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项目有40多项,达到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的项目有1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的有200多项,获国家专利的有130项,大大丰富了人类水利水电科学技术宝库。

二、三峡工程建设是成功的

三峡工程建设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进行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三峡工程建设,而三峡工程建设又成为改革开放的实验场和推动力。中央摒弃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自建自营”和“工程指挥部”模式,创新了领导组织形式,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实施”两分离的体制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了三峡工程建设稳步进行。

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中央层面,1993年1月,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是三峡工程最高决策机构。历任主任依次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张高丽。截至2014年,国务院三峡建委共召开了全体会议18次,对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二是企业层面,先后成立“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中国电网建设总公司”,分别为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的项目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照市场化原则组织建设和经营。两个企业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等新机制。这两个层面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宏观决策,企业市场化运作”,理顺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些工程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开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先河。

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前人未遇到的诸多难题,尤其是技术方面,这就决定了三峡工程只能走创新之路。三峡工程坚持国内研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大江截流、船闸高边坡稳定、混凝土冷却和快速浇筑、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世界最大垂直升船机等技术的突破,创造了世界水利水电建设的奇迹。以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为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巨型机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实现了70万千瓦巨型机组等重大机电装备国产化目标。实践证明,三峡工程枢纽,以及32台70万千瓦机组运行安全可靠,工程建设和制造安装全面优良。

随着三峡电站工程的成功,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和大容量水电机组,以及成套机电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我国企业自主设计制造的8台80万千瓦机组已在向家坝电站投产, 18台80万千瓦机组在溪洛渡电站投产;正在建设的乌东德水电站将安装12台85万千瓦机组,白鹤滩水电站将安装16台100万千瓦机组。截至2014年,全球前十大水电站,我国有5座;全球已建、在建的127台7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中,我国拥有86台。 这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三峡工程移民搬迁顺利完成

移民问题不仅涉及三峡工程能否顺利进行,而且,更涉及移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把他们安置好,“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党、国家和移民群众的共同目标。

移民搬迁安置任务为世界工程移民史上所罕见:一是移民数量大。自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间,三峡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移民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胜利完成了130多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其中19.6万农村移民出县外迁安置。二是移民工程多。三峡水库淹没陆域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湖北省、重庆市共20个区县,村集镇城密集,工矿企业众多。因此,三峡移民搬迁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是巨大而惊人的,共迁建118座城(集)镇,搬迁工矿企业1632家,复建各类房屋5054万多平方米。还建设了大量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

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搬迁是顺利的,党中央所制定的开发性移民方针以及各项政策措施是正确的。

——实施开发性移民方针。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动手较早,早在正式开工之前就进行了开发性移民试点,长达8年。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专门为三峡移民颁布并适时修订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提出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并明确了“统一领导、分省(直辖市)负责、以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实行移民任务与移民资金包干政策,使移民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全国对口支援库区移民。由于移民任务艰巨,国家还组织全国19个省区市、10个大中城市、中央40多个单位,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方针,有力推动了移民工作顺利开展,收到了很好效果。

——调整移民和企业职工搬迁政策。为应对新的情况,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国家适时调整了农村移民安置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移民外迁安置;调整了受淹工矿企业迁建政策,鼓励和引导资不抵债、污染环境的中小企业依法破产关闭,相关企业职工也得到妥善安置。

——加强对移民资金的监管。建立了移民资金稽查、审计、监督网,以及移民工程质量检查、监理等监督体系,及时纠正移民工作中的不合规做法,保障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总的看,移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达到或超过安置地平均水平;库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库区总体和谐稳定,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库区。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百万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不等不靠,积极搬迁,凸显了爱国主义精神。广大移民干部克服重重困难,舍己为公,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为三峡工程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各族人民、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有关省市自治区,大力支援三峡移民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三峡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单说防洪一项,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估算,2008年至2012年5年间,由于三峡工程汛期调峰,避免了中下游洪涝灾害,防止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减少了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历史上出现过的荆江两岸一片汪洋、水淹武汉三镇、难民流离失所、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惨状,一去不复返了。

国家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遵循自然规律,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建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工程。

(下转第七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