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2018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2018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
 

2018年6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王忠禹(中)与荣获第十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的企业家合影

(上接第一版)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从2013年的198.67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83.11亿元;500强的资产总额达到256.13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营业收入总额达到64万亿元,是2013年的1.28倍。2017年,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上升到115家,远超日本,与美、欧的差距逐渐缩小。

(二)带领企业勇于创新。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和引领者。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培育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涌现出一批享誉全球的优秀企业家,探索形成了一批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企业家引领企业打造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与智慧管理,推动产业链、生态圈协同发展,持续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国际化经营合作。企业家创新成就得到广泛认可。海尔集团张瑞敏同志,30多年来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创造的管理经验多次被审定为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先后三次登上哈佛大学讲堂,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家风采。尹家绪同志针对中国兵器集团发展实际,以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为统领,大力推进经营管理的市场化、精益化、专业化、法制化、国际化,形成了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广大企业家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突出成绩,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一批中国企业由跟跑转向并跑、领跑,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贺禹同志领导的中国广核集团参与研制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使我国核电技术达到美、法、俄核电强国同一水平。

(三)带领企业深化改革。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和新举措。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2017年底,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制度。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要求,加快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四)带领企业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经济新常态下,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企业家负有重要的责任。广大企业家要通过切实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向“绿”转型,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宋志平同志在带领中国建材集团发展中,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绿色建材,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姜德义同志领导的金隅集团建设国内首条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示范线,以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模式树立了行业“金隅转型”新标杆。

(五)带领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的倡议。经过五年的发展,“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广大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中央企业参与投资合作项目就达到1700多个。盛玉明同志领导的电建海投公司紧抓“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遵循“水火并进”的市场开发思路,看着世界地图“走出去”,沿着“一带一路”拓市场,把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核心优势发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形成了战略契合、需求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

(六)带领企业积极回报社会。回报社会是企业家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企业家在公益慈善行动中更加注重资金投入产出的社会效益,变革传统的公益模式,提升专业性、投入度和创新性。在脱贫攻坚战中,国有企业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针对不同地区和产业,开展精准扶贫,不只是给钱、给物,而是提高脱贫本领和因地制宜帮扶项目,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等众多企业领导亲自担任公司扶贫领导小组组长,国投公司董事长王会生等多次到扶贫一线检查督导企业扶贫工作。熊群力同志领导的中国电科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扶贫工作中“扶志”与“扶智”并举,创新性探索出“综合党建+特色产业+志愿服务”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民营企业家不断创新公益模式,马化腾捐出一亿股腾讯股票注入公益慈善基金,专注于医疗、教育、环保等公益领域。李彦宏、雷军等企业家捐款支持开展创新性、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和探索,设立教育基金,激励优秀学生和教师,以催生出更多惠及国家和时代的成果。

(七)企业家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除前面提到的企业家外,还有相当多其他企业家,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做了很大的贡献。比如说许多老一代企业家,像柳传志、宗庆后、任正非等,仍然奋战在岗位上,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还有一大批扎根国资国企的优秀企业家,比如像傅成玉、任建新、陈进行、刘明忠、徐和谊、詹纯新、任克雷、周厚健、刘冰、王德成、谢华生、宋德武等,以坚定的信仰和责任感,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壮大;一大批民营优秀企业家,如崔根良、舒心、沈文荣、周建平、缪汉根等,都以强烈的使命感和创新创业激情,带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以马云、刘强东、丁磊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企业家迅速成长,以创新精神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广大企业家为新时代作出新贡献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产权平等全面依法保护、市场统一公平竞争等方面,距离法治、透明、公平的要求还有差距。从企业自身来看,少数企业家还存在诚信缺失和破坏“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违法乱纪行为,加之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结构、生产条件、资源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部分企业家实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意愿减弱。这既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也不利于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因此,要深入贯彻《意见》精神,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让企业创新创造动力更加强劲,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发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底在湖北考察时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使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我就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几项重点工作在企业当中如何具体落实,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大力提升企业供给质量和水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要紧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企业供给。一是要重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标国际标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要加强品牌建设,瞄准人民群众的新需要和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二是要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针对当前经济中存在着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产品与服务滞后于消费结构变化和消费需求加快升级的情况,增加优质供给。不断提升产业链上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推动企业供给由中低端产品为主逐步转向适应需求变化的中高端产品为主。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减少无效供给,把宝贵的资源转移出来,创造新的生产力。三是要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结合起来。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要求,是应对新技术革命和当前激烈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要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积极在相关领域培育新要素、形成新市场、发展新产业、壮大新主体。

(二)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要重视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够带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提供科技与经济重大发展和超越的机会,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和主导地位。企业特别是那些已经有一定技术积累、资金积累、科技人才积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要主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针对事关国计民生、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在一些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升级。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水平和效率,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企业管理创新,一是要抓住信息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进信息化,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二是要重视从企业文化发展理念上提升管理效率。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把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之中,培育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环境,塑造新时代优秀企业文化行为,赢得企业发展新优势。三是要创新管理思想。我国当代企业家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经济上的辉煌业绩,也创造了管理奇迹。广大企业家应当认真总结提炼成功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思想和体系,促进新时代企业发展。

(下转第三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