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评论
 

2018年5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群轨道交通一体化及智能化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岭

城市群的概念是1957年由法国学者提出,主要指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群体,城市群通过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平衡格局。我国“十三五”规划了19个城市群,东南西北中各有大型城市群,其中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按照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进行打造,现在正在筹备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

城市群的发展需要在重要的核心城市和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1到2小时的交通圈,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环保等优点,自然成为城市群交通方式的骨干方式。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城市群中各种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

首先说一下高铁。高铁这几年发展迅速,截至目前运营里程已达2.5万公里,在2020年将实现运营里程3万公里,覆盖100万人口的80%。

然后是城市轨道交通。这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方式,这几年也发展迅猛,主要是支撑中心城区和主城区的交通需求。从2010年到现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增长,北京和上海的运营里程已经超过600公里,这个数量和里程已经超过了东京的2倍。

市域铁路是承担中心城区和周边组团以及周边城镇组团的通勤化、大运量的交通方式。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文件,加快下一步市域铁路的建设速度。所以,轨道交通的范围,城市轨道交通以地铁为主,主要适应于30公里以内的中心城市和主城区的需求,市域的范围是160—200公里,主要满足市区50—80公里的需求。面向未来城市群不同圈层的轨道交通需求,必须大力构建网络化、层次化、高效率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

我们可以看一下世界上比较发达的东京圈的轨道交通情况,有地铁,有铁路线(相当于国内市域铁路),还有磁铁。东京轨道交通的主要优势是核心区和都市圈卫星城的联系线,它的主体不是地铁,是磁铁+城市线,超过2000公里的里程,地铁只占了300公里。

回顾一下我们轨道群的建设和管理,可以看到有以下几个问题:区域总体的运能体现不充分,主要是进行一体化的优化、换乘不便捷,针对各种制式轨道交通的人群、设备和环境的预测感知不充分,全制式轨道交通的联合应急响应和指挥缺乏。在出行方面,各种制式的票制相对独立、安检独立、服务传统,出行便捷方面不够高效,没有采用一体化的规划,信息没有进行充分融合,业务和决策没有实现一体化的协同智慧和智能的统一管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城市群的一体化与智能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群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和一体化,绝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集成和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应该以整体运输为核心,实现运输组织的协同化、安全保障的综合化以及信息服务的智能化。

科技部非常重视城市群一体化与智能化的发展研究,“十三五”的先进轨道专项中布局了相关项目,项目首先是实现多网四域功能一体化,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在时间、空间、信息间进行不同维度的关联和相互转换,结合运输安全和服务保障等业务实现一体化的研究,构建多制式协同融合的高效的复合城市群交通网络。

智能信息驱动的动态协同运营理念,主要是改变单制式单独运营的方式,从信息的全息感知到整个智能的态势推演,到实现闭环的管控,再到实现对旅客的全过程智能服务,通过这四个层次的研究实现多制式整体的网络联合和高效运营。两个一体化加实时智能联动的技术路线,就是通过构建一体化的体系进行规划,打造一体化的系统装备,最终实现各制式实时的联动智能指挥。

攻克三大出行问题,主要包括出行需求扰动传播规律、复杂网络系统约束多目标优化和深度学习的大数据融合。在全局突破区域一体化的智能运输组织的基础上,最终落实到旅客出行的智能美好服务上。

过去各种制式都是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来运行,而智能的运输系统将通过交通大数据感知旅客的出行需求,通过动态决策和协同的调动组织,动态调整各种列车计划,通过自动驾驶实时地执行这些运行计划,根据旅客的偏好进行精准服务和智能交互,最终实现全过程的便捷出行。

全过程实现智能服务,包括全过程行程规划、虚拟票务、换乘等,覆盖旅客出行的全过程链。未来的区域一体化交通将实现虚拟票务的多场景应用,改变过去票制分离,出行不便捷的方式。从虚拟票务到一次全过程的行程规划购票,到车站自动制作二维码或者视频识别的方式自动验票,通过验票实现全过程的行程自动规划和修改,以及最后票务的结算,实现全过程出行的便捷和高效。整个研究将构建一体化的技术体系,研制形成符合交通运输管理的智能控制系统,支撑区域轨道交通智能化和一体化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区域轨道交通中,虽然轨道交通是骨干交通,但是要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必须结合公路、水运、出租个体交通联合形成真正的全过程一体化交通,这就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共同携手打造真正的区域智能交通一体化。

(作者系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信号研究设计院院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