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需要一个支点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新三板业务部执行董事陈伟建议,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参与本地新三板挂牌企业的首轮定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隽妤
随着中美芯片事件向纵深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再次引发关注。资本市场更是难以错过这样的机会,不仅有富士康旗下工业富联火线过会,还掀起了一轮“独角兽”上市的浪潮。但此时,曾经被寄予培育科技创新型公司厚望的新三板,指数却频繁创下新低。挂牌企业总数虽然达到11345家,但新增加公司数量也是在进入10000家以后骤然减少。新三板怎么了?就此,《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了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新三板业务部执行董事陈伟,他对此作了分析,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新三板的流动性差,并建议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参与本地新三板挂牌企业的首轮定增,给新三板找一个新的支点。
新三板的新问题
《中国企业报》:新三板的发展目前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回头看,新三板的设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陈伟:2013年之前,只有北京天津、上海、武汉企业可以挂牌新三板。2013年之后,新三板由区域性试点转变为面向全国正式运行。正所谓“平台即资源”,这是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培育科技创新型公司进行的支持和努力。国家对“双创”的空前的支持力度,我认为是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中国企业报》:有一种声音认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要放在实体经济上,而不是新三板,不能让网络、金融等虚拟经济成为主流,这个发展思路对新三板是不是有影响?
陈伟:实体经济非常重要,但不能把它们与新经济对立起来,更不能认为新经济就是虚拟经济,比如这次中国芯片的事件,针对的是新经济,但从另一角度上来看,也是刺激了中国实体经济,必须发展民族工业,这个民族工业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民族工业,而是将新经济完全融合进来的新工业。新三板更加关注的就是高科技、创新型的企业。
《中国企业报》:既然这样,新三板发展势头为什么减弱?
陈伟:这个问题主要是流动性不足造成的。新三板对投资者设置的门槛是金融资产500万,这个门槛是比较高的,初衷是为了规避中小投资者的风险,但是能达到这个门槛的投资者的数量不足以支撑新三板的市场流动性。对前期的投资机构来说,投资很难变现,对外围的小投资者来说,又无法参与,造成了流动性不足,这对企业的融资和增资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好比投资机构买个彩票中奖了,但是无法兑奖,这样的示范效应必然影响投资机构的跟进。
核心问题是企业本身
《中国企业报》:除了市场本身流动性不足之外,是不是还有企业自身的问题?
陈伟:对,现在新三板市场中的11000多家企业,以我个人的标准来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具有比较良好的增长空间和投资价值,还有三分之一企业各方面指标都不太好,可以退市了。注册制是国家的新尝试,一切创新都会伴随着问题,良莠不齐的情况就是新三板注册制带来的问题,新三板有很多好企业,比如神州优车新三板挂牌后首笔融资,就有4家机构投了46亿元,这种好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企业报》:这两年新三板的挂牌企业有什么群体性的新特点?
陈伟:最近两年,新三板的挂牌企业在群体特征方面还是创新型的企业越来越多,比如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传统企业越来越少。机构和市场更欢迎创新科技型企业。它们成长性好。新三板的企业,一般来说规模都不大,规模不太大的企业主要要看成长性。我个人想法,新三板市场里的好企业,如果只有一个“好”标准的话,那就是成长性。
《中国企业报》:什么样的企业算是成长性好的?
陈伟:我个人对成长性“好”的定义,是年规模增长30%,连续4年增长30%。比如京东、阿里巴巴,好多年都没有利润,一直在投资。一家好的企业,一定舍得自我投资,舍得投资新的技术和设备,舍得招聘最优秀的人才,有信心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如果一家企业连续几年都没有规模的增长,对投资机构来说价值不大。用现在主板市场企业连续三年利润这个标准来评判新三板的好企业是不合适的。因为跟已经成熟的传统企业对比,很多高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并没有太高的利润率,传统企业的市场和利润都比较稳定,但是成长空间不大,而高科技创新企业未来的成长有无限可能。
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中国企业报》:综合起来是两个问题,一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二是流动性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陈伟:处理新三板企业良莠不齐的问题,一方面,要鼓励优质企业,要给先进企业以奖励;另一方面,要对后进企业监管更加严格,惩罚机制更加明确,退市机制更加灵活。比如说,设置直接转板政策,刺激更多“好孩子”类型的企业争相进入这个市场,可以以创新层企业作为试点,这样改革的风险较小。新三板转板H股,就是个很好的创新尝试。神州优车、君实生物、成大生物等挂牌公司更是近期被热议,符合港交所拥抱新经济企业的相关政策要求,进而是有可能率先参与到“新三板+H”方案中的企业。
《中国企业报》:这是很清晰的思路,也应该是可行的办法。那么流动性问题呢?
陈伟:解决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我有个建议,希望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资本可以参股新三板挂牌企业的首轮定增。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有以下几点:
第一,很多国有企业目前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是国有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投资机构和风控机构,参股新三板挂牌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券商、财务公司和律所全面评估通过的,风险比较小,对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比较有保障,一方面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混改,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新三板企业的融资。
第二,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市场带动效应能够带动投资机构的跟进,这样不仅解决新三板企业首轮融资的资金问题,还可能解决第二轮融资的资金问题,资金会转动起来。
第三,新三板企业在当地国有资本的支持下,发展起来之后,更有利于当地的税收、就业和创新发展,这时候,就形成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新三板企业的多方共赢。
《中国企业报》:请评价新三板未来的发展前景?
陈伟:新三板是一个公开的市场,除了融资功能,还能够为企业的信用、品牌和实力进行背书。相较于一般中小企业,新三板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公开透明,合作伙伴对该企业的信任指数会提高。新三板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阵地,市场比较分散,适合作为证券市场的创新实验基地和改革试点,可塑性非常好,有望孵化出非常多的优秀企业,我个人对新三板市场充满信心和期待。引用毛泽东文选中《关于重庆谈判》的结尾一段话来对新三板未来做个预判:“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