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2版:工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2版            工艺
 

2018年5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志强:二十年砥砺,承传统建盏烧制技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杨国标 叶华金

4月24日,鼓山龙窑第二窑柴烧建盏开窑,不少建盏玩家闻讯赶来齐聚窑口。

当天,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七里排的一条山路上,彩旗招展,山路上车来车往。建盏玩家一早就赶到山上,在龙窑口等待着一个个奇迹。早上8点半左右,建盏师傅吴志强在龙窑口进行了简单地烧香祭拜之后,开启了窑门,玩家们对着里面一摞一摞的匣钵连连喝彩。

“和很多人的建盏不同,他的柴烧建盏摆出来,第一眼就能吸走爱盏人的眼球。”在建盏文化圈里,有人这样评价熊忠贵的建盏作品。作为恢复龙窑柴烧工艺的第一人,熊忠贵的建盏的确极具历史韵味,更受爱盏人士的青睐。当然,在大师的“培育”下,作为熊忠贵唯一的弟子,吴志强也已经运斤成风。

去年8月,吴志强在山上修建了一座龙窑,取名鼓山龙窑,今年农历正月十六,鼓山龙窑烧起了第一把火。第一窑柴烧建盏,成品率达到20%,出窑的“南窗记”所有成品建盏全部被客人带走。

跟着熊忠贵学了20年建盏烧制,第一次独立烧盏,吴志强直言“很紧张”。然而,很多熟悉吴志强和他的建盏的人都相信,他已经得到了熊忠贵老师傅的真传。

二十年砥砺,深获传统建盏烧制

1998年退伍回来,吴志强就跟着熊忠贵学习烧制建盏,配泥、洗泥、滤泥、挖釉、磨釉、配釉和做胚、装窑、烧火等烧制建盏的各道工序,吴志强在熊忠贵身边学了近二十年。“直到2013年才尝试独立烧窑,真正有15年的时间在当配手”,吴志强说,这二十年,只有偶尔趁师傅不在窑场,才能充当一次正手。

“第一次指挥烧窑就感觉责任重大,心里紧张。”吴志强还记得在师傅面前指挥烧窑时的情景,一边看着温度数据,一边喊着“正负”的口号,看到温度上不来,心里直着急,盼着能一把火就把温度加上去。

师傅给吴志强的口诀就是,“不能急,龙窑烧制建盏要有耐心,慢工出细活。”吴志强记着熊师傅的话:不能急于一时。

龙窑柴烧建盏,每次烧窑都需要守着龙窑40多个小时不能离开,加上做工要求高,吴志强也曾起过抵触情绪,“因为那时还年轻,也想放弃去追求更轻松更赚钱的生活方式。”

“技术和手艺学到手就是自己的,别人拿不走。”也因为出于对建盏烧制工艺的喜欢,吴志强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吴志强在烧盏时总是记着师傅说过的话,耐住性子慢慢烧。

上一次烧窑,吴志强烧了48个小时,也就是两天两夜,朋友们都问他,“自己的窑,温度能上了,为什么还要熬那么久?”吴志强却淡然地答道,“这不是家里烧火做饭,是烧建盏,投柴不能猛了。”

二十年过去了,吴志强感慨“学徒的时间真是太漫长了”,但时间也最能检验学习的成就。在此之前,吴志强也用电窑烧制建盏,严格按照师傅的要求,严格选泥用釉,他烧制的兔毫盏、乌金釉等建盏系列受到朋友们的高度认同,“和宋代老盏一样、复古韵味深”。也有朋友说,如果不看落款,吴志强烧制的建盏和他师傅的作品难以分辨。

“跟着熊师傅学了二十年,对龙窑柴烧盏,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吴志强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欣慰,更对熊师傅的工艺和建盏配方由衷感到尊敬,“熊师傅的柴烧盏具有独到的韵味,现在我自己也驾驭了一条龙窑,除了烧窑技艺,也必须谨遵师傅的配方和沿用他的材料,包括我们特有的土质以及釉水,不能有半点含糊。”

吴志强说,其实每一只盏都代表了自己的心血,柴烧建盏既要有古朴的韵味,也要让爱盏的人有信心,喜欢玩、敢玩。

用心烧盏 烧出师傅的水平

为了追求建盏烧制更高的艺术造诣,也为了更好地弘扬建盏柴烧工艺,去年8月份,吴志强在水吉鼓山找了一处山林挖地建窑。选址的时候,因为朋友们给了一些意见,出现了两个地址,最后定在现在这一处坡地。当挖机掘开土层,吴志强和朋友们都兴奋了,“这里原先就是一座废弃的老窑”,吴志强觉得是天意,就顺着老窑址修缮了鼓山龙窑。

鼓山龙窑历经4个月修建完成,全长21米,是目前当地在用的第二长的龙窑,全窑使用大匣钵能装入7000枚建盏。

今年正月,吴志强在鼓山龙窑烧起了第一把火,装入了近5000枚盏,“鼓山龙窑第一窑的成品率就比师傅的老龙窑的成品率有所提升”。第一次独立烧窑,吴志强按着师傅的教导,烧出来的作品很受客人喜欢,但是他却依然感到遗憾:还没达到自己理想的温度。“师傅的建盏烧得那么漂亮,作为徒弟,既然从业,就不能丢了师傅的面子”,吴志强说,希望也能烧出跟师傅一样的水平,甚至能超越。

随着建窑遗址的挖掘,出土的大量的建盏成品和残片,建盏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从稀缺的古建盏,到现代电窑烧制的建盏,再到当地老艺人经过摸索和探究后恢复了龙窑柴烧建盏,建盏把建阳水吉镇又一次带到了大众的面前。

在水吉镇上有着几千家建盏工作室,吴志强的建盏工作室就位于车站附近,工作室里摆满了他的爱心之作,一件件极为雅致。

除了历史韵味深厚的复古盏,吴志强今年烧制的柴烧建盏更是吸引了不少爱盏的朋友。做建盏,吴志强说,“一定要以宋代的工艺烧制建盏,以真正的匠人之心做好建盏,把师傅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让客人用着放心,玩着有趣。”

鼓山龙窑刚刚完成了第一窑建盏的烧制,吴志强在4月份再烧第二窑,出窑作品也颇有师傅的古盏韵味,而且成品率也比上一窑有所增加。“虽然现在的作品和师傅的很接近,但接近也还存在差别,”吴志强坦言自己还没有摸透新窑的性子,“要彻底驾驭这座新窑还需要一些接触,等熟悉了新窑的特性,一定能出更多精品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