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特色小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特色小镇
 

2018年5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由于特色小镇不受行政界线的限制和类型的约束,任何一片区域、一个产业、任何一个有特点的地区都可以称之为特色小镇,2016年被称之为特色小镇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000个,2017年更是增加到了5000个之多。

李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

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实现“多规合一”,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ロ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郑新立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各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由于缺乏明晰的战略规划引导,导致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的产生:第一,部分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畸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形成二元格局,既不利于培育稳定、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又造成了新老居民之间基本权益的不平等;第三,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城市总量明显偏少,大城市、特大型城市因吸引要素的能力强、就业机会多而迅速膨胀,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因吸纳就业的能力弱而发展缓慢、数量偏少,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

朱鼎健

(全国政协委员)

特色小镇不是房地产“圈地运动”,要留住村民创业,要让当地百姓享受到特色小镇的红利,并成为最终受益者。部分乡村大力扶植旅游观光业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制造业。针对广大的村、乡镇地区,从大到规划,小到单体建筑设计,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制定出细致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模式。

赵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适宜制定非常硬性的标准,否则就不是特色镇了,而应该对规划和建设提出原则性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以保证小镇建设发挥特色,因地制宜。小城镇发展是有规律的,不能盲目追求大规模,规划、设施建设规模要予以控制。特色小镇规划切忌大而全,不能照搬城市经验,应注重特色小镇的建设性和可实施性。

[摘自《中国特色小(城)镇暨“千企千镇工程”发展报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