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区域
 

2018年4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除旅游“门票经济”壁垒 神木市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剑波

神木二郎山
红碱淖——沙漠里最大的淡水湖
遗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旅游门票经济时代注定将成为过去时。

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更注重“综合旅游消费”带动,旅游发展逐渐从“人次、总消费量”的单一指标评价走向“人次、过夜率、停留时间、人均消费、重复旅游次数”等多重指标评价,因此,以“独立景区开发”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模式也将逐渐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全域性的、联动性的旅游发展模式正在成为重点和新模式。

构筑“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支点

“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方式的一场变革,其核心是从单一景区建设管理向全域打造提升转变、由单一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神木市旅游局局长雷杰祥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2020年前,神木市将完全破除‘门票经济’壁垒,境内所有景区将实行全免票,实现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模式。”

实行境内所有景区全免票,这是神木市打造全域旅游新模式、率先实行惠民政策的又一项新举措。

神木,在短时间里创造了许多“神木现象”:2017年实行撤县改市,当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10.33亿元,成为西北五省(区)中第一个生产总值过千亿的经济强县(市);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屈指可数,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发养老金、全民实行15年免费义务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安居工程……

在谈到当前神木经济转型、如何破解“一煤独大”的格局以及神木旅游长远发展时,雷杰祥告诉记者,近两年由于受宏观政策调整、能源价格下降、煤炭消费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神木也面临巨大经济下行压力。如何从单一煤炭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枯竭”泥淖中脱身,是神木这个资源型地区亟待破解的生存命题。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神木市委、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系列措施,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极力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品位,逐步形成“三山、三城、一湖、一园、一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雷杰祥表示,随着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神木把旅游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制定了旅游业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发展战略,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为加快神木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和强大的动力。

神木市文化旅游产业集团的正式挂牌成立,是神木首个以文化旅游产业投资集团为核心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平台,是神木市政府直属国有独资企业。集团坚持把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当做城区未来经济支柱来打造,不断挖掘文化资源,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推动发展,走向由“黑色”转变为“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布局“一心七区四带”的全域旅游空间

位于秦、晋、蒙三省交汇处的神木市,市域面积7635平方公里,总人口54.2万。历史悠久,自古又是塞上重镇,中原汉族和西北少数民族两种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大漠的苍凉、草原的壮丽、红碱淖的辽阔、杨家城的厚重、高家堡的古朴、二郎山的奇特、天台山黄河沿岸的秀美完美地融合在这里。这是一个交织融合了黄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远古文明、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边塞文化的地域。

雷杰祥告诉记者,神木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依托这些资源,以神木老城为中心,开发红碱淖、石峁遗址(高家堡)、杨家城、神府煤田、二郎山、滨河新区、晋陕大峡谷七大核心旅游资源,打造黄河沿线、窟野河沿线、秃尾河沿线和红碱淖塞外风光区四大旅游带,构筑“一心七区四带”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一心”即老城区游客集散中心;“七区”指石峁遗址公园、红碱淖景区、二郎山景区、杨家城景区、高家堡古镇景区、天台山景区、世界煤炭地质公园;“四带”是黄河大峡谷生态旅游带、秃尾河流域生态旅游带、塞外风光景观带、窟野河流域生态旅游带。

“大创新、大手笔”顶级旅游产品是神木壮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雷杰祥介绍称,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全力塑造“神奇神木”忠勇文化的代表杨家将、中华文明圣地石峁遗址、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国家级黄河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神木沿黄生态旅游区、世界煤炭工业旅游代表神木煤炭地质主题公园,将其打造为五张国家级旅游“名片”。

神木市地处神府大煤田腹地,是中国第一产煤大县(市),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因煤闻名天下,煤炭开采和化工技术世界领先。将依托煤的形成史、挖掘史、利用史发展工业旅游,打造一个世界级煤炭地质主题公园。核心项目包括巨型露天矿坑公园、地下煤炭博物馆、地心酒店、体验式巷道和裸眼3D球幕电影院。

推行“旅游+”

全面产业融合

“在全民皆爱旅游的时代,游客看重的不单单是游览景区所带来的感官刺激,更是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享受。神木还将集中大部分优势旅游资源,用‘旅游+’的理念融合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突破县域产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结机制这一瓶颈,为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打开突破口,以跨界融合有力方式进一步推进神木全域旅游发展。”雷杰祥说,全面加强“旅游+艺术”、“旅游+体育”、“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起设立首期规模20亿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基金……

有着4300多年文明史、近1000年建县史的神木,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不懈努力,终于用发展实绩和崭新形象赢得了各级的肯定和支持,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新的发展纪元。“十三五”期间,力争将红碱淖、石峁(高家堡)建成5A级景区,将杨家将文化主题公园、晋陕大峡谷、神木煤炭地质主题公园、二郎山、神木老城、滨河新区建成4A级景区。与周边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神木还将加强与东南沿海旅游资源差异明显区域的合作,实现资源互推和游客互送;参加、举办各类旅游推介会和旅游营销大会,鼓励旅行社批量输送游客;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旅游宣传矩阵,吸引游客走进神木、感知神木、感受神奇。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市场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选择,而“智慧旅游”正是未来旅游行业加快“互联网+”、发展“未来旅游”的重要方式。从景点旅游模式转向全域旅游模式,要实现九大转变: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七是从景点景区内部的“民团式”治安管理、社会管理向全域旅游依法治理转变;八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九是从仅是景点景区接待国际游客和狭窄的国际合作向全域接待国际游客,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最终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