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市长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市长访谈
 

2018年4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东北说几句话: 一个“东北官员”眼中的“东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隽妤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盘锦市副市长潘元松

大家对东北关注,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东北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是有重要地位的。第二个,媒体也好、企业界的朋友也好,对这个地方充满着一种期待。

为东北的“下滑”说几句话

东北经济是怎么下滑的?以辽宁为例,我觉得两个因素叠加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从经济结构上讲,石油、煤炭、钢铁、化工的需求下降了,这是一个大的经济周期,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不可回避,前几年,辽宁政治生态、干部观念和作风呈现为一种负的导向。面对这些情况,应该说辽宁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2015年以后,辽宁省委按照中央要求,进行了政治生态的修复,旗帜鲜明地查办了拉票贿选案,持之以恒地推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以巨大的勇气和担当,把过去经济的水分给挤掉了,做实了,把这些经济数据做实,然后大家在好的作风、扎实的基础上来推进发展。这是前两年“很低的数据”的直接由来。

这不是推脱。因为在经济“数据很低”的同时,新动能在出现,并且一路带动了经济的回升。冬奥会中国八分钟,使用的机器人就是沈阳制造的。再看宝马公司汽车产业的合作,大连英特尔的芯片产业,都是好几百个亿的投资。2017年度,辽宁的GDP增长4.24%,筑底趋稳向好。这是在做实经济数据基础上真实的增长速度。同时,就业、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也都是增长的,说明发展的质量是好的。还有,全省新增市场主体62.9万户,新增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每天新增1722户。引资也情况良好,以盘锦为例,去年实际利用外资是1.97亿美元,而国内引资也就是所谓“关内”的资金是213.9亿人民币,什么叫“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两百多亿的投资就是来自于山海关内。

我们一定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分析、把握整个东北的经济。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能在东北找到自己投资发展的巨大机会和空间。我也相信真正有眼光的企业家,一定不会放弃东北这块宝地的。

为东北的投资环境说几句话

投资环境总体上讲,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大的方面。

首先看硬环境。无论是从辽宁还是整个东北来看,硬环境优势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明显的。第一个,资源优势。农业、石油、钢铁,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优势。第二个,交通优势。整个东北地区是全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还有港口,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和蒙古国最近的出海口。第三个,产业优势。装备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等等。第四个,生态优势。东北地区有大森林、大湿地、大平原,有众多的河流。第五个,区位优势。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构建的可能性越来越清晰。这五个方面的优势是很多地方不具备的,或者说是不能够同时具备的。

第二个大的方面,软环境。软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

先看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投资环境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看这个地方的人,这个地方的社会,它的包容性,开放性。第一人文环境是语言。东北话是最接近普通话。全国各地人们来到东北,不觉得自己受到排斥,感觉到很亲切,能够很快融入到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第二,人口来源和构成。从晚清开发东北大量的关内人口进入东北,到民国时期一部分关内的人躲避战乱进入东北,再到1949年后为了建设东北,五湖四海的科学家、工人、农民来到东北。因此,东北天然地具有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再看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最重要的是公平竞争。实施公平的竞争靠什么?市场开放。包括90年代东南部地区轻工产品大举进入辽宁和东北市场,东北并没有用地方保护主义封闭自己的市场。

大家最关心的是政务环境。政务环境包括这几个方面。

首先,地方政府对这个地方的发展要有比较好的中长期规划。如果这个地方政府不知道当地应该发展什么,你敢到那个地方去投资么?你是不敢的,因为你去了不能够很好地与那个地方中长期的发展规划相融合,心里是没底的。如果它的发展思路是混乱的,或者总是变的,那你心里更是没有底,是不是?

政务环境第二个方面非常重要,是政府部门是否能够很好地处理好政商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政府也要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两句话一句话都不能少。项目,特别是重大的项目,要落地涉及的问题很多,如果党政领导干部不上手来进行推动和协调,那么很多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或者工作的效率就会打折扣。还有就是,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之后,企业会遇到一些困难,领导干部的重视有助于解决企业在后续运行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这方面,盘锦市党政领导做得是好的,否则来不了这么多的外资、内资。

政务环境的第三个方面是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营造。首先这个地方要安全,如果偷、抢盛行,欺行霸市,谁敢投资。现在辽宁在营造优良的治安和法制环境。辽宁省去年出台了全国省级第一个营商环境条例,从省到市成立了专门的营商环境局。也就是说,纯粹靠领导的重视还不够,还得在营商环境的法制化方面迈出重大步伐。

前一时期一些人传东北投资环境怎么差,我想说一句,看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一定要用整体观和辨证观。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说营商环境或者投资环境十全十美。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找到问题和毛病。如果把这些问题和毛病无限放大,它的很多很好的方面都被掩盖了,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正的。当然这并不是回避东北存在的问题,但也要说这些问题并不是事物的主流。

为东北的“官员”说几句话

社会上热炒过东北的一些营商环境方面的事,大家特别关注的是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新官不理旧账总体上讲,这是不好的,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是对一个地方、对政府形象的损害。因此,合规的协议必须履行,如果不履行,就需要对其追究民事的、行政的法律责任,就应该对其进行舆论的有力监督。

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际上至少有这样几种情况可能大家关注得不够。

一种情况,过去签的协议,本身是地方政府超越自己的权限作出了承诺,或者本身那个承诺或者那个协议违反相关法规甚至法律。那么到现在,新的领导来了,在强调依法行政的条件下,他不能够不加分析继续履行那个承诺或者协议。你说这个官员到底是个好官还是坏官?

第二种情况,过去签的协议在当时没问题,但是到现在,大的政策环境在变化、优化,过去对有些事情要求不明确,现在明确了,划出了红线。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新官一定把旧账原封不动都给处理掉合不合适?我想,任何一个理性的官员,他都得慎重。

也就是说,上述情况下,事实上不是因为是原来官员做的事,新官就不理,是因为原来项目的协议是有问题的,是有瑕疵的,或者过去没问题,现在问题凸显出来了。现在的领导需要时间去研究、掂量、斟酌,有时还的确找不到最妥当的方案。

上述情况下,新官理起旧账来是不那么容易的。那为什么当事人不站出来说呢?他没办法站出来说,你看很多“机关人”都是沉默的,你就是骂他新官不理旧账,他也是沉默的,他就是有委屈也沉默。因为他只要一开口,无数的追问就都来了,而他往往说不清楚过去他所没有经历的事情。他也没有精力、时间去应对无休无止的追问。

当然也不排除少数领导干部政绩观不对,前任的工作不管,搞自己的一套,树立自己的形象,建立起自己的所谓政绩。但是,绝大部分干部,哪个不想干事?哪个不想对得起自己这个位置、对得起组织、也对得起群众和服务对象?大家真的想做一点实事好事留下来,这既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官场”文化的影响,即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一味地去普遍地抹黑所有“官员”,既不客观也不公正。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