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8年3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雄心志四海 热血写春秋

——记中铁建设集团基础设施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宏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付涧梅 栾尔川

人物
档案
李宏伟,男,汉族,198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副总经理。

27岁那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李宏伟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厦门西站(也称“厦门北站”)这个堪称中铁建设集团“黄埔军校”的项目部,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他就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最初的梦想不断向上攀登,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令李宏伟没有想到的是,10多年后,他带领的团队能够摘得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他本人也荣获了“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全国钢结构工程优秀建造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铁建“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2018年,又被中国铁建评为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而令李宏伟感到骄傲的是,他可以带着中铁建设人的梦想,向着神州大地上一座座精品铁路站房进发,去开启集团铁路站房建设的“黄金时代”。

趴冰卧雪

啃下“硬骨头”

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现在成长为中铁建设集团基础设施事业部的副总经理,李宏伟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2009年12月,集团公司继东南沿海铁路、海南东环铁路、京沪高铁、哈大客运专线等多个站房之后,承揽了东北最大的铁路站房——哈尔滨西站。

哈尔滨西站是我国在高寒地区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高铁站房,对高铁而言,高寒地区施工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新课题。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李宏伟任项目副经理,全面负责生产管理。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等严峻挑战,他至今仍记忆犹新。趴冰卧雪,围炉施工,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高寒地区一次性浇筑混凝土3300立方米的巨大难关,创造了3个月浇筑混凝土近2万立方米、钢结构安装1.5万吨的施工奇迹,开创了国内高寒地区大型站房冬季施工先河,填补了高寒地区高铁站房施工技术空白。他主导撰写的《严寒气候条件下结构混凝土冬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荣获了201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高寒地区铁路站房建设领军人。

调整战略

降本增效显成效

2013年1月2日,集团公司一举拿下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铁路枢纽工程——贵阳北站,决定由李宏伟挂帅。接到调令,他带领团队挥师南下,埋头在“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阳。

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恶劣的施工条件,他提出“化整为零、见缝插针”,“用空间换时间,向管理要效益”,做好“三项策划”,对现场进行周密布局。

当时,为满足贵广铁路2014年底通车运营,合同工期必须提前1/5,这意味着,剩余的8个月时间里,平均每个月都要完成1亿多的施工产值。在大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时候,他迎难而上,打破常规,采用局部“逆作法”,一个月浇筑混凝土2.6万立方米,刷新了中铁建设最高纪录。

在严苛的合同条款下,仅用了45天就完成了1.1万吨屋盖钢网架的施工任务,节约成本1000多万元,为集团降本增效树立了标杆。最终,贵阳北站提前6个月建成通车,先后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中国铁建“工人先锋号”,“企业文化建设优秀项目部”等70多项殊荣。2016年,贵阳北站又喜获中国建筑领域最高奖——鲁班奖,为集团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擦亮了中铁建设的“金字招牌”。

攻坚克难

载誉归来

2017年,李宏伟带领团队参建柳州站站房扩建工程,其规模和既有线施工难度堪称铁路总公司系统站房改造工程之最。站房桁架与电网仅仅相隔50厘米,施工作业面下方是27500伏铁路高压接触网线,单榀重达238吨的钢构梁吊装要横跨5条铁路营业线,吊装难度之高、交叉作业之多、安全危险性之大,都前所未有。不仅如此,为确保既有线正常运营,每天施工作业都必须集中在凌晨3时至5时的两个小时天窗点完成。

最终,他用精品工程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南宁铁路局多次组织相关兄弟单位及各参建单位对柳州站进行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吸引了柳州电视台、《柳州日报》、《南国今报》等多家当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使“中铁建设”的品牌在八桂大地上更加响亮。

十年风云激荡,十年春华秋实。中铁建设集团从2007年挺进铁路站房领域,到2017年69座站房林立在中华大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千万个李宏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为中国高铁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