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联副主席黄立:
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鹿娟 范捷
黄立 |
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联副主席黄立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部分优势民营企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顺应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已在一些新兴国防领域形成了独有的技术优势,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黄立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军民融合现状:“矛盾不少、困难很多,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民参军”的体制机制障碍,存在制约民企“参军”的思想观念偏差和军地供需对接不匹配,以及“民参军”面临阶段性困难等问题,导致融合的深度及融合方式存在多种限制。例如,在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时多为配套产品,导致中低端技术产品供给能力相对过剩,而参与高端新兴领域产品供给不足,难以取得军事上、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最佳效益;融合层次不深,仍存在市场竞争地位不平等的情况,难以获得国家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大;民企的高科技人才难以进入行业专家库,在论证、评标评审中缺少发言权。
黄立强调,以富国强军为方向,强化政治引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凝聚融合共识。他建议:以扶持优势民企为着力点,形成示范带动。着力扶持政治上可靠、有社会担当、科技含量高、为国防工业作出贡献的优势民企,对这些企业在市场准入、资金税收、项目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扶持几家优秀“民参军”样板企业作为抓手,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以促进良性运行为目标,加强军地交流。黄立告诉记者,军地各级应加强对优势“民参军”企业的双向交流,定点定向协调好与军方及大型军工集团的对接工作,以促进优势“民参军”企业承担更重要的军工任务。此外,加大“民参军”企业业务指导力度和企业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军品科研生产流程,促进“民参军”良性运行。
黄立还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奖励基金,对为国家军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民企给予荣誉上、经济上的奖励,进一步激发民企“参军”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