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直通两会·市长访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直通两会·市长访谈
 

2018年3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池州市市长雍成瀚:

健康产业急需国家顶层设计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吴明 张骅

雍成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然而,这一产业正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3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池州市市长雍成瀚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发挥优势,将大健康作为主导产业

雍成瀚表示,健康产业覆盖一二三产业,具有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等显著特点,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发达国家的健康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一般都超过15%,而我国仅为5%左右。据《2016—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为4.9万亿元,2021年将达到12.9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26%,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一些地方从实现产业转型战略突围、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高度,纷纷将健康产业确立为本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加以培育发展,池州市在此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具备“生态资源富集地、养生要素汇聚地、佛教文化至高地、新安医学传承地、绿色运动首创地”的独特优势。

为此,池州将大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从编制规划、出台政策、布局项目等方面加以扶持,2017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产值60.2亿元,产业增加值33.8亿元、占GDP比重5.17%。

科学布局,打造健康产业升级版

“对于健康产业,也要科学布局,按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序推进。”雍成瀚说,在具体工作中,池州市发挥特色,挂“图”作战。

一是科学绘制“发展蓝图”。聘请国内顶尖团队编制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关于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意见》,聚力打造“首选地、四中心”,力争2025年大健康产业产值达5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吸纳25万人就业。

二是守护传承“生态底图”。在中央环保督查之前,池州市在全市系统性开展铁腕治矿、重拳治砂、从严治岸、科技治超、精准治污、全面治脏“六治行动”,绿色发展的社会共识进一步强化。

三是精准布局“项目地图”。综合分析市域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定坐标、定内容”谋划67个大健康项目,总投资372.8亿元,已建成亿元以上项目22个。

四是拓展延伸“产业版图”。提倡“养生”、“治未病”思路,围绕健康食品、康体养生、医疗服务等方面,着力培育以人为中心的全新服务体系和产业、业态。

健康产业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

“但同时,与多数地区一样,池州在发展大健康产业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共性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国家层面支持。”雍成瀚说。

一是健康产业顶层设计仍滞后于发展需要。主要是顶层设计对健康产业的定义过窄,侧重于中端治疗层面。国务院2013年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健康产业的政策支持局限于以医疗医药为基础的生命健康服务业,而以前端预防和后端康养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缺乏支持措施。国家2016年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虽然明确提出并且拓展了健康产业概念,但仍未涉及生态养生、文化养心(禅修瑜伽)、健康颐养、健康食品等业态,而这些业态均属于前端预防和后端康养的重要范畴。同时,由于对大健康产业的理解仍处于地方层面和学术层面,缺乏国家明确的内涵外延界定,导致在布局产业发展、制定发展目标、规范统计分析等方面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

二是健康产业发展政策仍需加强。由于健康产业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和领域多,大健康产业发展往往涉及多业态融合,现行的健康产业支持政策过于原则,支持措施过于笼统,令地方难以操作执行,导致社会资本“观望的多、真干的少”、“布局的多、投入的少”,发展难度较大。

建议修订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

为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雍成瀚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建议修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科学界定大健康产业内涵,提出我国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合理划分大健康产业领域,研究建立大健康产业指标统计体系,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各地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各地因地制宜有序错位发展。

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建议国家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资金、用地、人才和平台建设等保障方面提出指导性政策意见。

四是开展国家试点。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大健康产业改革创新示范区试点,探索构建前端养生、中端治疗、后端康养的全周期产业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