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绿”字文章 推进深度转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敏 金开尔
秀美钱江源 |
凤凰湖公园 |
衢州地处钱塘江源头,生态优美、水资源丰富,是浙江省唯一拥有国家一级地表饮用水源的城市,经国际顶尖的检测机构——瑞士SGS检测,水资源质量是长三角地区最好的城市。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是浙江省唯一一个以“绿”字命名的产业集聚区,拥有工业企业1005家,下辖3个街道42个村(社区)。作为衢州工业的主战场、产业转型主平台,保护好衢州的生态资源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五水共治”中,集聚区始终牢记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衢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的精神,紧紧围绕“治”字,以抓思想根源、治污染来源、守生态本源、护优质资源为抓手,通过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制度手段等多管齐下,做好“绿”字文章,顺势推进以“理念转型、平台转型、服务转型”等为主的深度转型。先后投入3.1亿元,共实施16个方面60个项目,基本完成化工、制革、印染、造纸等“四大重污染”行业整治,区域水质得到全面提升,建立在优质水源基础上的水产业、水文化的发展初具规模。目前,通过治水体现转型升级的新举措、体现招商引资的新优势、体现惠民利民的新追求,促进了“绿色产业新区、衢州东南新城”建设。
狠抓思想根源 强化“绿”字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导向,就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好山好水是衢州最宝贵的资源,要吃好这碗“生态饭”,作为绿色产业集聚区,在“五水共治”工作中,要强化“绿”字认识,在思想上必须率先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一是强化“绿”字宣传。通过广告标语、文艺晚会、农村基层党组织特色活动等形式,使“五水共治”意识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提高社会各界参与治水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强化“绿”字责任。根据不同河道,建立“一河一图一策一册”机制,对区内的32条河道在建立“河长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由民警、企业家、村党员干部担任的“河道警长”、“企业河长”及“民间河长”,并制定32条河道“五水共治”作战图,确保治水工作落实到人到点到时。三是强化“绿”字到位。建立督查机制,开展定期、随机、明察、暗访多种形式相结合,对每个街道、每条河道卫生保洁情况进行月度考评,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年底综合考核。对日常督查、治水成效与干部任用等进行关联。目前,已有两名治水工作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狠治污染来源
践行“绿”字承诺
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思路,坚决抛弃治水可能影响GDP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开展重拳治污行动,地毯式排查整治所有企业排污,滚动式清理所有垃圾河,全覆盖治理所有养殖场,集中兵力,痛改前“污”。一是强化治理工业废水源。注重污染整治与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对38家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四大重点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已关停1家印染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了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行业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元立、新禾等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元立公司投资1000万元、新禾管业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废水综合处理设施。二是强化治理农业污水源。开展生猪禁养工作,已全面实现全区生猪禁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全覆盖。三是强化治理城镇污水源。投资2000多万元,推进农村级污水管网全覆盖,38个行政村均实现农村垃圾“户集、组收、村运、统一进中转站”的集聚区特色处理机制,实现全覆盖。同时,加快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确保集聚区河道“水清、岸绿、景美”。
严守生态本源
把握“绿”字要义
生态是衢州的最大特色与亮点,打造浙江重要生态屏障,是省委对衢州的定位。生态建设的标杆只会不断提升,不会再重现原先时高时低、或紧或松的状况。衢州在优化存量的同时,严把项目准入关,追求绿色增量,以生态建设力促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一是强化“绿”字转变。在项目引进、现有污染企业的整治上,以绿色发展导向破除“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错误认识,正确把握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逐步改变过去高消耗、高资源能源、高用地、高污染物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强化“绿”字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水环境治理、推进产业转型的核心环节来抓,用创新发展架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转化之桥。大力实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5523”工程,大力推进“四换三名”工程,突出“亩产论英雄”。有92.6%的企业实施了技术改造项目,17家企业开展了节能与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集聚区被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三是强化“绿”字监管。通过智慧安监(环保)平台,采用“分块管理、网格划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形成了污染源超标报警、移动执法、行政处罚完整的执法链,实行项目管理、设施运行、污染源达标、周边环境等要素一体化监管,实现“测得准、说得清、看得见、管得住”的环境管理目标。同时,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机制,严查偷排、漏排、超标排放行为。
立足水质资源
提升“绿”字精华
水是生态之要,水资源是衢州市最大的环境优势。但随着产业和人口的快速集聚,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大增加,也对水生态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衢州树立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都是最基本的民生的理念。
基本民生不保,发展就无从谈起。“五水共治”就是要保民生、保水生态,打响水招牌。通过对外宣传水资源优势,以优良环境、优质资源吸引投资、吸引旅游、吸引企业、吸引人才。做强水产业,依托优质水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特种纸产业,其中绿色食品与生物健康产业列入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旺旺集团已是第13次在衢州投资,亩均税收达到184万元。目前拥有以明旺乳业、顶津食品、娃哈哈等全国一流水产品大企业60余家。此外,集聚区还建立“166”招商工作新格局和“119”为企服务体系,在严格把好产业准入关的同时,对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开设“模拟审批、联合审批、容缺审批”等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成立代办中心,业主需要办理的,由代办中心服务项目代办,并全程跟踪服务,促进绿色项目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