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陈玮英 金开尔
衢州城市全景图 |
信安湖喷泉 |
“远处青山如黛,身边碧水盈盈”,正是对有着1800多年建城史的衢州市的真实写照。
近五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践行“两山”理念,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总要求,打出了钱江源头生态建设的组合拳,打开了“两山转化”通道。随之而来的,是绿水青山正慢慢变成“真金白银”。
变生态资源
为生态资本
“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作为钱塘江源头和浙江省生态屏障的衢州市,不仅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建城史的生态绿城。
衢州一直以“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建设为目标,致力于打造现代田园城市。2016年5月,衢州市出台《关于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意见》,着力打造集休闲度假、文化创意、避暑养生、运动健身和商务会展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在打通绿色脉络的同时,也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支持衢州等生态功能区加快实现绿色崛起。2017年8月,衢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建设“大花园”既是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新路子,也是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的新载体,更是衢州加快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新机遇。
在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每到夏天,漂流项目日均吸引超1000人次,仅门票一个月收入就超30万元。依托资源优势,2017年以来,新昌乡已接待游客5.2万人次,同比增长65.6%。
这只是衢州全域旅游带动全民致富的一个缩影。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以景点景区、特色小镇和古村落为点,衢州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建设了一批旅游精品项目。龙游红木小镇、常山赏石小镇、开化根缘小镇等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列入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以“一县一带”为纽带,以全市300里钱江源为主轴,衢州市正打造休闲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业态改革试验区、国家级生态休闲示范景点建设项目、儒学文化旅游产业创新试验区项目、绿道慢行系统项目等八大休闲旅游产业示范体系,总投资约2130亿元。
全域旅游激活了全民创业热情,生态资源正向生态资本转变。衢州“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从梦想步入现实。
2017年以来,作为打造古城“5A”级景区的重要内容,水亭门这座融城墙遗址观光体验、历史街区、滨河绿地、信安湖景观于一体的古文化街区,吸引多达千万人次游玩。“全域景区化”的理念已贯穿于衢州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
一张蓝图绘到底
近年来,衢州市成为中国首个“国家休闲区”创建试点,钱江源头的开化县成为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取消GDP考核,增加生态考核指标……一系列改革试点,让衢州在生态环保和绿色经济上取得显著成效。
2003年,衢州在浙江省率先提出生态市建设;2010年,提出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2015年,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意见……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衢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发展自觉。
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表示,衢州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高能耗、高排放为特征的传统重化产业结构,与钱江源头、生态屏障、绿色发展的功能定位之间矛盾突出,必须加快产业创新,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弯道超车、幸福产业换道超车。
为此,衢州市深度谋划幸福产业、新能源产业和航空物流产业三个“万亩空间、千亿量级”产业大平台,为衢州未来的产业创新提供支撑。
衢州既要经济快发展,更要全面实现生态保护。被列入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市县之一的开化县,将整个县域划分为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对应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以及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多规合一”试点,一图绘就绿色发展未来。在这张“蓝图”的指导下,近年来,开化县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2017年,开化全年Ⅰ、Ⅱ类出境水占比99.2%,其中Ⅰ类水102天,比2016年增加了94天;在这张“蓝图”的指导下,近年来,开化县树立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大旗,发展得有声有色,2017年,开化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比2016年增长22.28%和24.26%,旅游人次突破1000万。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10年来,因环保不达标被开化拒之门外的项目有248个,涉及投资总额近21亿元。
2017年,衢州生态建设保持浙江省前列。围绕打造浙江生态屏障,衢州深入推进“五四三”专项整治,特别是以中央、省环保督查为契机,下决心解决了一批环境突出问题。铁拳治理重点污染源,关停了柯城双熊猫纸业、衢江富华制革、龙游捷马化工等一批园区外重点排污企业;狠抓治气攻坚,全面完成钢铁、热电、水泥三大行业清洁排放改造,实施有机废气治理项目64个。
2017年,衢州市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100%达标,全域河流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其中,全市出境水和13个省控断面首次全部达到II类水质,以实际行动兑现了“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庄严承诺。衢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五年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8.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68天。高水平建设美丽乡村,成功承办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2017年9月21日,衢州市被环保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拿到了一张“金名片”。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总体方案》,通过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将衢州打造成为“两山”实践的全国标杆和示范地。
如今,衢州市已建成200公里休闲绿道,既打造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城市中心草坪之一的西区大草坪、建成了占地近千亩的鹿鸣公园,又打通了30公里长的环湖绿道。衢州基本形成了环信安湖,沿乌溪江、石梁溪、庙源溪“一环三线”的绿道网。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52平方米。
“诗画浙江”
看活力新衢州
久久为功,衢州这道浙西生态屏障,用生态循环的方式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伊利、娃哈哈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衢州,带来了300亿元的涉水产业;对日本输送的农产品品质好、价格高;因食品安全有保证,衢州也成为杭州G20峰会除杭州本地以外,供应食材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地区。
徐文光指出:“衢州将以大花园建设为统领和引领,以‘两山’实践示范区和绿色金改试验区为支撑,着力打造浙江内陆开放桥头堡、沿海纵深内陆大通道、消费升级时代新蓝海、幸福产业发展新高地,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让衢州由大森林、大水缸变为大花园、后花园。”
“大花园”是衢州绿色发展的升级版,是“花园式环境+花园式产业+花园式治理”,最终目标是打造“诗画浙江”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当前,在互联网时代、高铁时代、消费升级时代和内陆城市复兴时代的大背景下,衢州的生态环境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进一步凸显,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已经深入人心,正在成为衢州市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美好愿景。
自2017年6月份开始,衢州用了近半年时间谋划编制《衢州市“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纲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正文,主要内容是“五个大”,即打开大通道、建设大配套、提供大产品、提升大环境、深化大协作;第二部分是“大花园”建设重点项目重点专项责任清单,具体包括四张清单,即市本级“7+7”重点项目责任清单、改革创新示范责任清单、招商引强项目责任清单和需省协调支持项目事项清单;第三部分是“万亩空间、千亿量级”产业大平台规划方案;第四部分是“大花园”建设重大项目布局图。整个《纲要》将“大花园”建设目标化、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图表化、责任化、体系化,形成了一张清晰的作战图。目前,衢州市正采取专项工作法、专班工作制,全面启动、全力推进。
如今,衢州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人们有理由相信在衢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奋力拼搏下,衢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