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经济 双流创新驱动开创新未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通威太阳能智能车间无人生产线 |
朗星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AT200 |
中国电子成都熊猫科研中心 |
中国电子成都熊猫密封车间 |
三月的成都,鲜花盛开,春潮涌动。
新时代、新经济、新起点。双流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港强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产城一体的“经济空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构建生态链打造产业生态圈。同时,提升价值链发展新经济,完善供应链增强要素供给力,推动组织模式、驱动要素、区域协作等产业发展范式和形态的变革,实现产、城、人共兴的城市形态。
三大产业集群发展
在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高端项目纷至而来,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生态圈正在加速聚集。
成都中电熊猫G8.6液晶面板项目是国内首条完全自主化建设和运营的8.6代金属氧化物液晶面板生产线。2016年9月28日,该项目正式动工建设;2018年1月28日,项目全部建成并正式点亮。项目从打桩建设到产品成功下线点亮仅用了16个月,其建设速度显示了双流速度与中电实力。
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到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望慰问一线员工。总书记勉励企业抢抓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19年上半年,成都中电熊猫G8.6液晶面板新型绿色智慧工厂全面达产,带动成都地区新型显示及其周边配套产业年产值预计达200亿元,实现上下游产业产值500亿元以上,为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子新型显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成都航宇是双流区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据介绍,其自主研发的“单晶空心叶片”一举攻克困扰我国航空工业数十年的高温合金真空冶炼和单晶空心叶片的铸造难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对我国航空产业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成都航宇的到来,犹如一块“磁石”般吸引着链条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相继入驻,成都航宇母公司另外两家控股子公司“成都中科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相继落户双流。
与此同时,依托成都航宇、加德纳等企业,双流正加速打造以航空产业为特色的集航空发动机、无人机制造、航空现代服务业和航空主题旅游以及航空社区生活于一体的全球领先航空动力特色小镇,从研发到制造、维修,开发区航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已初显规模。
成都芯谷是双流的产业新城。成都芯谷正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悄然崛起。目前已经签约20余个项目,14家企业已经完成工商注册,其中澜至科技、中电九天、九芯微等已开始正式运营,围绕氮化镓、碳化硅等领域的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开始布局。
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是新能源行业的标杆项目,2017年11月18日,通威太阳能成都基地10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在开发区启动,项目以高效单晶电池无人智能制造路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打造全球最大规模和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的通威电池“智慧工厂”,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拥有全自动化无人生产线的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
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助推双流千亿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在双流加速聚集,牵引着新常态下双流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培育新经济创新主体
当前,以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基本路径的新经济快速成长,为双流提升产业价值链、增强发展新动能、赢得竞争新优势带来了重要机遇。
在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物联网园区,一栋造型独特、充满科技感和时代感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成都云基地数据中心。走进这个“庞然大物”的数据处理中心,只见工作人员们面对电脑忙绿操作,数十台计算机同时高速运转,中央大屏幕不断变换运算数据。
日前,全球数据中心标准认证机构宣布,位于双流的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成都云基地数据中心顺利通过认证,成为东北亚地区首个获批殊荣的数据中心,标志着我国在建造全球最高安全等级数据中心的技术能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重要内容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未来双流万达云基地将满足万达集团未来5年内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需求,对万达电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物理载体支撑作用。”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成都云基地数据中心总经理牟笑迎说。
2017年11月25日,双流区新经济发展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上,新经济的“双流定义”出炉:初步确立了“强3优3”发展思路,围绕研发新技术、培育新组织、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探索新模式“五大方向”,大力做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优化发展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领域”,加快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推动双流新经济高质高效发展。
“双流产业基础雄厚、创新体系完善,具有良好的新经济产业基础,这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窗口期。”区科新局相关负责人说,双流作为成都市创新创业的主阵地,新经济已成为其整个产业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增长点,到2022年,双流将基本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新经济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
据了解,双流正在编制“新经济发展2025规划”,及时研究制定“双流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实施意见”。
建成宜业宜居
产业新城
刘伏虎是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4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到上海中国商飞公司工作。当了解到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的无人机项目后,他毅然加盟,并和妻子将家从上海搬到成都。“在双流既有工作的快节奏,又有休闲的慢生活,事业生活两相宜,我和妻子都觉得来对了。”刘伏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7年10月20日,他参与负责的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AT200首次公开演示飞行成功。
拥有什么样的产业环境,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未来。自1992年成立以来,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建设面积从最初的7.86平方公里,到现在的85.6平方公里,“长大”了10倍有余;产业发展从最初的食品、机械加工等粗放式产业,到现在已吸引400多家企业落户,其中,规上企业171家、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上市公司34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出口创汇企业50家,总投资亿元以上企业118家,年产值逼近千亿元,工业产值撑起双流全区大半壁江山(近80%),发展成效和经济总量在全省近300个产业园区中位居第四、在省级产业园区中位居第一。
如今的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更到了“转型求突破、聚力再出发”的重要关口。
“开发区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51025’产业园区,是天府新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园区,是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加速器,打造经济空港产业新城,开发区一马当先,责无旁贷。”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园区既要服务于企业发展,也要服务于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发挥各类创新要素的能动性,帮助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吸引更多的人到这里定居就业,建成一座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达到经济、社会、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发展。
据介绍,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正按照把产业园区作为城市新区和产业社区来建设,专门聘请新加坡新艺元CPG公司,以“创新引领、存量优化、产城融合”为目标定位,优化提升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产城一体规划,将进一步提升园区生产、生活、服务、商务功能。
同时,按照“镇街新拓展区+商业综合体+生活配套区+商业服务中心+小型综合服务网点”五个层级生活配套,正在加快实施启动邻里中心生活配套区等6个商住配套服务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教育、医疗、商业服务功能,切实筑牢产业生态圈载体支撑,积极打造“孵化器+公园”、“孵化器+商业区”等具有双流区特色的综合型、专业性的创新创业社区。
以专业产业园区承载产业大发展,双流区委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航空服务业集聚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和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四大产业新城”,通过“链式延伸、集群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