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政策+空间 合肥人工智能向全球发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张骅
3月4日,在2018中国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上,合肥高新区系统性发布了区域人工智能产业规划、专项政策和园区空间布局,成为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一家发布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体系的高新区。规划宣布将以建设“中国声谷·世界智峰”为导向,打造全球类脑与量子智能桥头堡,到2025年,合肥实现人工智能产业全球“领跑”。
打造全球类脑与量子智能桥头堡
“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融合中科大信息、生命、物理、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力量”。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许武说:“我们力争在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朝着满足国家战略安全需要大力推进。”
作为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017年中科大类脑工程国家科学实验室启动建设,这同时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建设内容。
未来7年,合肥高新区将实施人工智能科教创新基地和产业发展高地的“双高地”战略,以科教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多元化人工智能产业结构,到2025年“双高地”的战略目标基本建成。
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将在全球人工语音智能、类脑智能、量子智能、大数据智能四大技术领域形成“四领先”优势;力争2020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产值突破一千亿元;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双高地”,具备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成为带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
耳聪目明,AI赋能实体经济
记者获悉,未来合肥高新区将在三大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打造“一核多点”的人工智能科教体系。以中科大高新校区为核心科教载体,形成人工智能领域“硅谷模式”,以类脑工程实验室、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为重要支点,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知行合一”的特色人工智能产业结构。
同时,合肥将实施若干场景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生产制造等应用场景推广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发展大会当天,大会嘉宾为中国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揭牌。
记者获悉,该规划在空间布局上规划了五千亩地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以产业园为载体对接全球人工智能的创新资源。整体以中科大新校区为核心,规划建设科研教育区、智能语音区、芯片和创新孵化区等七大功能区。
“规划+政策+空间”助力智慧产业化
“安徽省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目前中国声谷聚集产业链上下企业130余家,2017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安徽省经信委副主任王厚亮说,下一步将在规划引导、政策保障、研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落实协调力度,支持以科大讯飞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企业,强化技术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围绕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行区和智慧产业新高地。
安徽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祁东风透露:“在原来讯飞的创新基础上,中国声谷将开放全球首发的语义开放平台,同时,开放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从产品设计到营销全产业链服务创客。”
作为“中国声谷”的承载区,合肥高新区目前已集聚了中国科大、中国声谷、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科大讯飞等众多人工智能优质企业,初步形成智能语音、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量子计算等为主的多元化人工智能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