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市长李刚:
乡村振兴当务之急是消除贫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范颖华
李刚 |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李刚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在更好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重大问题,加快补上“三农”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可谓高瞻远瞩,意义深远。
发展产业
是实现脱贫根本
六盘水现有贫困人口18.67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7.34%。对六盘水来说,实现乡村振兴,当务之急是消除贫困。
如何消除贫困?李刚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六盘水地处乌蒙山区,山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97%。玉米曾是六盘水市主要的农业作物,在一段时期内满足了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要。但玉米种植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挤占了更有效益的特色产业发展空间。李刚直言,因此,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既是奋力开创新时代六盘水“三农”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六盘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六盘水立足山地特色,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猕猴桃、刺梨、早春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绿色优势产业,成功将山地劣势转化为优势。
因六盘水具有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等特点,种植猕猴桃的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凉都弥你红”猕猴桃鲜果成功进入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北美等市场,系列果酒通过FDA认证并获准进入美国市场。
六盘水的另一个宝贝——早春茶,是“天下第一春”生态绿茶,春节前就能出锅,种植面积已达到800余亩。李刚说,“喝着喝着,春天就到了。”
“三变”改革
晒出优异成绩单
在积极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的同时,六盘水还注重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李刚还介绍说,郎岱酱、天刺力、水城春、美味园食品等一批品牌响、规模大、效益好的加工企业正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党的十九大期间,“人民小酒”和“盘县火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人民小酒”有多火?
1月22日,岩博酒业举行了年会。会上,岩博酒业今年的销售订单额就达到了5.6亿元。
六盘水市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3年全市有60.3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23.3%。
面对脱贫攻坚的重任,六盘水是怎么做的呢?李刚说,通过“三变”改革,把贫困群众联结到产业平台上来,创新了产业精准扶贫机制,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带动了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三变”改革晒出了优异的成绩单,2015年在贵州省88个县市区全面推进,两次写进了2017年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内外党政机关、各类媒体、专家学者纷纷到六盘水实地考察调研。目前,六盘水市有50.95万户农户入股经营主体成为股东,入股受益农民167.79万人,入股贫困户户均分红达到2331元。
旅游业也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六盘水的旅游业有什么特色?
“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六盘水有着四季美景。在夏季,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的六盘水,平均气温19.7℃,是休闲避暑的胜地。在冬季,六盘水打造的4个高山滑雪场——“冰雪童话”梅花山国际滑雪场、“林海雪原”玉舍雪山滑雪场、“云上雪野”盘州云海乐原滑雪场和乌蒙滑雪场,是北纬26度以南、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天然滑雪场。滑雪场海拔都在2300米左右,不必为高原反应而担忧,六盘水的雪最让人可亲可近。
李刚表示,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2018年,六盘水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实现213个贫困村出列。
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征程中,随着春天的到来,六盘水将为大家讲述一个美好的“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