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两会长镜头·教育改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两会长镜头·教育改革
 

2018年3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市华一世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海洋:

长短机制结合发展教育产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单海洋

教育培训仍旧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今年,教育行业开始从混沌走向有序。首先,有更多的大公司跨界参与教育培训产业,办学、办班或是参与教育技术底层的研发、应用;其次,教育培训领域还将有更多新机会、新业态涌现,特别是在一些细分、新兴领域;再次,国家对商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政策指导、扶持力度将明显加大,国家财政税收、资本证券市场对培训咨询行业的关注将会更加明显、更加具体。

教育培训市场

亟待规范

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属于国家发展前进中的阶段性问题,我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强大起来的,随着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教育经费的加大投入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治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正在逐步缩小,预计未来30年内基本可以解决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但完全分配均衡也是不现实的,至今发达国家也无法实现。

要解决教育均衡问题,既要长效机制,即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要眼前机制,即国家教育资源的强制倾斜。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包括决策机制的改革、唯分数论的改革、技能型教育与研究型教育的深化改革;而教育资源的强制倾斜是当前减少教育资源矛盾的燃眉之急,针对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用行政立法手段干预国家教育预算划拨,以及出台更大力度的政策鼓励教职人员、公益人士支教援教。

当前,商业培训市场从业人员、从业机构鱼龙混杂,亟待规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是行业门槛低、资质不全的问题突出。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由工商部门负责登记注册。而注册成立商业培训机构属于普通商事行为,无需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无需执业资格认证。因而存在工商部门无力管理,教育部门无权管理,行业协会没有管理。二是教育培训咨询概念模糊、行业主管部门模糊。国家重教育,轻培训,对教育、培训的概念没有权威界定。

深圳市华一世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立身之本在于以教育为魂,始终瞄准以平台为根,以专业为本。以股权激励作为提升中小民营企业家们在商业管理治理上的一个重要切入口,但并非服务的唯一维度。华一世纪这个平台早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联盟,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在这里相识、相知,他们有不同资源,拥有各自实力。华一世纪集结了一批优秀的企业领袖,以发展民族经济、扶持贫困山区发展为愿景,对于来自偏远乡镇、边远山区的企业家进行扶持,对他们在硬件上给予帮助,对当地的产销、产品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呼吁政策支持

教育培训产业发展

目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知识付费浪潮涌现的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不仅敢于为自身的认知成长付费,同时也学会辨识优质的培训内容。华一世纪要持久地在行业生存立足,只有把专业高度、教学服务做到极致,才能走到今天。而反过来,当服务价值得到商业变现后,所获得的盈利再反哺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整个过程是良性循环、不断提升的过程,所以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华一世纪专注为客户提供股权激励整体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华一世纪最大的优势是强大的师资团队和研发团队,这也是华一世纪股权课程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根本原因。华一世纪师资团队硕士超过25名,博士10名,华一世纪还拥有近30名的资深研发团队,致力于企业家的需求分析、方案研发。强而有力的师资团队和研发团队,是保障华一世纪能够更快、更好发展的基础。同时,为更好地助力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华一世纪引进股权、法律、财税、商业模式、资本等领域中最顶尖的专家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提供多层次、定制化的服务。

教育培训产业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共同发力,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发展:首先,完善培训咨询行业相关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针对教育事业、教育产业的法律法规,但是培训咨询行业的相关执业标准、规范等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因此,为了使我国咨询行业健康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我国咨询行业良性发展,成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其次,在财政税收、培训经费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政府在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的基础上,调剂部分财政预算用于采购培训咨询服务产品,由政府牵头组建“中小企业智库”,用于支持成长型企业;同时针对培训咨询机构,通过税收减免(如两免三减半等)、搭建培训咨询产业园区等政策,鼓励培训咨询机构投资用于培训咨询产业研究、培训场所建设、培训咨询信息化建设,从而确保培训咨询机构生长、成长、壮大,从而降低培训咨询的服务成本。

第三,鼓励教育培训咨询领域的区域交流、国际交流。政府应该引导教育培训进行区域、对外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引进优质的教育、培训资源,尤其鼓励境外知名的学校、研究机构与国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综合能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