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两会长镜头·企业家精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两会长镜头·企业家精神
 

2018年3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宏泰产业市镇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建军:

携手新时代践行企业家精神

来源:中国企业报  

王建军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所拥有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行业,对企业家精神有着不同的表述。当然,企业家精神不会从天而降,需要公平的环境、政策的土壤、自觉的塑造。具体到宏泰发展,就是我们一贯坚持的“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这是我们20多年不变的理念。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提倡“让对方过得去”,就是要在合作中讲信誉,求双赢。在这个理念支撑下,我们把每一步都当做一个新的开始,不断追逐梦想。

今年的全国两会,企业家精神再次受到热议,我对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理解:

一是工匠精神。每做一件事情都要专注,坚持不懈,做到至精至善,那样就离成功不远了。宏泰发展2005年转型为产业园区运营发展商,从那时起我就认识到,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模式。如果把房地产开发比作本科学历,那么产业地产相当于硕士,做得成功相当于EMBA,宏泰发展正走在通往博士学位的道路上。近两年,我们契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和通用航空政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区域,全力整合通用航空产业资源,组建国内一流的航空产业市镇管理团队,不断深化落实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精心打造具有宏泰模式的航空特色小镇。未来几年,宏泰发展将重点在河北、湖北、江苏等省市以“通航园区+小镇+旅游”为抓手,链接省内各地市5A、4A级景区,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重点发展通航制造、研发、旅游等高端产业,因地制宜布局水上机场,依托通航产业市镇串联起通用航空制造、研发、运营、服务、消费网络,形成独特的通航产业运营模式,对标国外航空小镇,助推区域产业升级、战略转型,把宏泰通航品牌做大做强,让精益求精的思想深入匠心骨髓。

二是创新精神。我认为这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经济新常态和转型升级大背景下,面临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巨大挑战,园区招商引资难度很大,这正是考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时候,是最需要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时候,也是最能体现企业家价值的时候。我们从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实际出发,持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四年前,我们在国家提出“双创”之前,就投资20亿元建设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创业基地和慧谷·梦工厂,建设物理孵化空间40万平方米,引进科创项目和创业企业近200个,认定了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和一批省级孵化器,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团队2个,科学院院士3人,吸引各类人才460名,每年新增税收5000多万元。同时,我们不计投入,在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上海张江、福建漳州、德国杜塞尔多夫成立了5个泰智会,营造了1万多平方米的创新空间,实现嵌入式发展,构建完整的产业孵化生态系统,帮助创业者把技术变成价值,实现技术商业化。

三是担当精神。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总结做产业地产的经验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对政府要“高效服从”,对当地百姓要“真金白银”,对招商对象要“感天动地”,对我们自身的招商团队和高管要“主动提高”。2016年,我们聚合产业地产行业能量,创造性地组建了国内园区、产业地产领域大规模联盟组织——园区资本联盟,发起一期规模为400亿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园区开发基金”,希望集联盟力量,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肩负起产业地产行业与企业在国家战略中的责任和担当。可以说,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我们当代企业家,新时代宏伟发展的蓝图更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机遇和希望。

四是国际化精神。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我们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所以,做园区必须要有全球化思维、世界级眼光、国际化合作。我们正在探索招商的新手段,通过设立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和跨境收购、并购等方式进行“资本招商”,目的是通过资本杠杆收购、并购的方式,撬动更好更多的产业项目聚集到园区。按照国际化战略“请进来,走出去”,聚焦“一带一路”,面向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以色列和中东欧地区,成立办事处或招商平台,重点把握工业4.0、科技孵化、通用航空、生物医药、养老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运营机会,锁定优质产业、项目、科研成果,探索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加快产业布局,实现包容性增长。

归根到底,践行企业家精神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有信心、有恒心、有意志地走下去,发扬钉钉子精神,做事“一竿子插到底”,真正达到“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的境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