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特色小镇的2017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特色小镇的2017
 

2017年12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小镇的2017: 躁动着,探索着,成熟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六版)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房地产行业的突围路径,特色小镇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新风口之一。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资本也加入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相关项目达到上万个。

求大求全、同质化等

问题待解

按照浙江特色小镇的规划要求,小镇规划面积一般为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3年投资50亿元。记者注意到,许多特色小镇除了投资规模和强度与浙江不一样外,规划和建设面积一般都和浙江大致一样。

对于规划面积的设定,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翁建荣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求特色小镇的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一方面是这样能做成,另一方面是根据实际条件的需要。翁建荣说,对一个镇来说,用3—5年时间,可以充分调动现有资源,把这3平方公里发展好。

然而,记者在多地采访时发现,“大而全”似乎成了各地特色小镇的标配。广东某建筑设计院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曾受邀到安徽某地去做一个农业小镇的规划,看到上万亩的面积感到愕然,体量太过于庞大。在与投资方沟通时得知,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当地政府允诺的200多亩商住地。“其目的就是为了圈地,不可能做得起来的。”他说,像这样的企业,最终连设计费都很难拿到。

而记者在贵州某地一个农业特色小镇采访时发现,其规划面积是整个镇域范围,面积达到几十平方公里。目前除了一个温泉酒店、一个接待中心以及几百亩药材种植外,基本没有其他内容。

另外,有的地方还提出了至少达到3A景区、旅游小镇要达到5A景区的要求,这对地方政府或者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特色小镇只能“大而全”。

因地制宜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浙江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认为,特色小镇的大与小没有一定之规,需要根据地方和产业自身的需要,不要贪图过大,没有产业支撑,这样的小镇肯定是没有可持续性的。另外,宜居宜业是小镇的基础,但不一定要宜游。周永广指出,对于金融、科技、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来说,吸引他们来小镇工作的原因,除了有产业优势外,良好、安静的环境也同样有吸引力。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方明表示,浙江经验说明特色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主要发展方向。方明认为,从浙江省的经验来看,特色小镇在产业定位上应力求“特而强”而非“大而全”,每一个特色小镇都应有一个主攻产业方向;同时在建设形态上应力求“精而美”而非“大而广”。

加强监管成重点

“过热”毋庸置疑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针对当前的特色小镇建设热,思凯来文旅创新集团董事长、总设计师李涛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一切违背规律的发展注定失败。”他认为,特色小镇能够建成并运营成功的数字比例并不乐观。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小镇需要有产业的引导和形成、特色小镇的集聚、文化的积淀、专业团队的运营操作以及时间的积累。

不过,特色小镇“过热”的现象也正在得到调整。2017年12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称,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对已公布的特色小镇开展定期测评和优胜劣汰。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在“2018中国特色小镇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色小镇建设正在经历一个野蛮生长、快速扩张的过程。面对这种显而易见的过热情绪,相关职能部门发布指导意见、调高监管定调,可谓及时而必要。

而在实践层面,为小镇建设“降温”的行动也开始启动。今年8月,浙江省对78个特色小镇进行了考核,其中11个成绩不合格。业内人士指出,这说明特色小镇建设不再唯速度论,更加注重质量,其他地区的特色小镇都应该逐渐回归理性。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副局长白津夫指出,要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小镇建设,防止概念化、防止房地产化,防止一哄而起。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