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最好水平 央企正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玮英
王利博制图 |
2017年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此前,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
12月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布局被看做是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12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企改革进展和国有资产管理成为重要议题。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1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将从五方面下功夫。
央企正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今年1—10月份,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利润总额22828.4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总额12086.9亿元,同比增长18.1%。两项重要经营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创近五年来的同期最好水平。
1—10月份,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1.8万亿元,同比增长3.6%,政策性减费让利超过1200亿元,结队帮扶了24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双创”平台带动社会就业600万人,国产大型客机等一批重大工程取得突破。
据了解,1—10月,98家央企中,56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34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20%。利润来源从单一迈向多元,结构更合理。利润不再集中于石油、煤炭、电力等少数几个传统行业企业,制造业成为利润主要来源。此外,央企全力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势头喜人,收入增速超过央企平均水平,逐步成为新增长点。
央企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呈现出稳中提质、稳中趋优的良好发展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改革的关键在于扩大有效供给。
王文斌介绍,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深化,重点难点问题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十项改革试点深入开展,分类改革扎实推进,公司制改革全面提速,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实施。
目前第三批31家混改试点企业名单已经确定,其中中央企业子企业10家,地方国有企业21家,三批混改试点加起来一共是50家。彭华岗表示,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正在逐步有序推进。
五方面下功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彭华岗表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企业强则国家强,国家强也需要企业强。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理所当然要承担起这个使命。但是,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不仅仅是一个规模的问题,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管理和团队、文化和品牌等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做到的,需要按照十九大的部署,按照国企改革“1+N”顶层设计,扎扎实实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到位。
彭华岗指出,将在以下几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一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功夫。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力军,国有企业应该聚焦实体经济,进一步提高质量效益,要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水平,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要进一步压缩过剩产能,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着力培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二是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下功夫。要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切实落实董事会职权,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尽快转换经营机制。
三是在创新引领发展上下功夫。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需要落实“三个转变”的要求,推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中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
四是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上下功夫。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国有企业在国际经营方面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下一步,关键是要提高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五是在培育一流人才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以好的机制来吸引人才,另一方面要以好的平台来培养使用人才。特别是着力培养一批、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彭华岗表示,从国有企业现在的状况来看,经过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企业。经过不懈的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