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创刊30周年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创刊30周年专刊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力政策东风, 以无创健康管理平台加码大健康产业

——访北京喜开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艳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梦

赵艳芬

身为北京喜开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艳芬身兼“数职”。她既是匈牙利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副主席、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欧洲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布达佩斯喜开路(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及北京喜开路可穿戴国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6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赵艳芬了解到有一个高科技AMP“无创健康血液分析仪”。不抽血,10分钟就可以检测出身体血液的数据和身体综合指标,以及给出存在问题的提示。自此,开启了其探索健康管理模式的“新征程”。日前,面对《中国企业》记者对于企业创新、健康管理新模式等方面采访,赵艳芬娓娓道来。

《中国企业报》: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将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对此,你有什么感受,你的企业又是如何通过创新驱动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赵艳芬:从创新理念上讲,我认为喜开路正在做的“健康”,一定要以预防为主,通过技术创新达到模式创新,形成文化创新。众所周知,健康需要“预防”,但往往不知道从何做起。所以我们需要利用一些“无创”高科技的产品去预防和监测身体状况。我们现在提倡“在健康中生活,生活中健康”的理念。要用一个科学方法来监测身体的健康状况,药食同源的来监测身体健康。

我们要创新的,正是通过AMP无创检测系统的技术创新,来帮助大家达到在“健康中生活,生活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创新,进而形成以“预防为主”的文化心态和氛围,最终达到全民健康。这不止是一个理论,我认为可以“深耕”去做,这也是国家大健康战略的体现。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主动体检率不到15%,合理就医、主动体检的人群仍偏低,医疗体系未能全面掌握国民健康状况,大多国民也不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而在发达国家,国民主动体检率超过70%。亚洲其他发达国家的主动体检率、建档率均已超过40%,而中国的健康档案建档率仅高于非洲及其他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可以说,喜开路当前所从事的健康事业一定会在中国“开花结果”。

《中国企业报》:“在健康中生活,在生活中健康”的新兴观念和“无创”的理念,还是比较创新的。那么,其在发展和落地的过程中,企业是否遇到一些瓶颈和挑战呢?

赵艳芬:瓶颈和挑战其实还是挺大的。首先,我认为从“抽血”到“不抽血”,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一个技术。因而其是否准确、安全就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它起源于俄罗斯为宇航员的监测系统,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都得到证明并取得欧盟的认可证书。也就是说,欧盟通过并成为二类器械后我才将其带回中国,如今在中国也获得国家药监局二类医疗许可证。

但是,在推进过程中,大家的思想观念还需要一个“变革”。所以我们现在首先做的,就是通过医疗机构系统去面对老百姓,即借助这些平台来走进普通消费者。其次,现在还通过一些专业的行业协会,例如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及我们牵头组建的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无创大健康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等专业的机构和行业协会,告诉大家此系统可以安全有效的对身体进行实时的监测,实行了预防体系,这样在节约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环保做贡献。

《中国企业报》: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关于大健康产业政策这一话题引发专家和学者的激烈辩论,也引发大批企业的高度关注。请你结合企业实际,谈一下对产业政策的看法,产业政策是否对企业经营发展有帮助?企业是否需要产业政策?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

赵艳芬:国家在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相关政策,从新药研发、临床试验、所有者权益及上市审批等方向出发,鼓励创新,引导建立完整的研发上市路径,对行业影响颇深。因而相关政策的出台都会引发大批企业的高度关注。

目前我们正在与可穿戴便携设备进行全面综合服务合作,打造健康服务系统,能够快速构建O2O大数据便民终端,使健康体检日常化、无创无痛,这改变的不仅是现有的抽血体检模式,还将引领健康新潮流。所以,我认为企业对产业政策可以说是“亟须”。当然,企业为国家创造生产力,希望国家的职能部门应该更有服务意识,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