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沿“一带一路”加速海外布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国香
王利博制图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日前,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安钰峰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一带一路大讲堂”启动仪式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紧密相关,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受益的公共产品,需要政府、学界、企业的共同参与。
创新合作模式
实现共赢互利
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建设的合作区有56个,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沿途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纽带,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华信中华能源基金会副秘书长、元沣股权投资基金、元沣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虹根据中国华信中华能源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做出的尝试谈道,在共同市场经济合作区发展中,公司通过两个国家之间的物理载体实现跨境经贸合作,比如,在徐州与政府合作的产业园,以及在格鲁吉亚的自由工业园。通过这两大载体,公司希望能够实现:一是自然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内部和外部配套;二是遵循中俄自贸协定,做原产地的经贸合作,解决关税壁垒问题;三是实现跨国贸易。依靠实业做金融,在产能中实现金融服务、跨境的人民币国际化。既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建立共同市场经济合作区,真正实现共赢互利。
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跨境合作,余虹说,需要创新模式:一是创新技术层级,主要是教育、群落、研发、创新工程;二是创新产能合作层级,做企业家联盟和产业合作基地;三是创新服务层级,主要是围绕以上的技术创新和产能合作,做配套全过程金融服务,离岸和金融贸易对接。并且在实践中可以共享绿色生态,形成创新层次的递进和融合,实现贸易资金和营利的循环。
人才的国际化
助力企业海外布局
中关村是中国的硅谷,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国有131家“独角兽”企业,中关村就有65家。“走出去”的企业,普遍会遇到人才、法律、文化、金融等问题。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理事长张晓东说,国际化人才是快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走出去”遇到的最大瓶颈。
2017年3月由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发起的“藤蔓计划”实施以来,大概有4000多名来自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年轻人,参加“藤蔓行动”,到企业了解产品技术、商业模式以及企业和留学人才所在国家的国际化接口、定价机制等等,其中有超过400多名留学生拿到了实习机会。在参加“藤蔓行动”过程中,筛选优秀的留学生(称为“藤蔓使者”),特别是来自发展中“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他们在自己的国家拥有一些资源,支持他们和科技型创新型产业结成合作关系,等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语言及对该企业和产品的理解,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加速海外布局。
张晓东介绍,“藤蔓计划”目的是把“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的人才组织起来,和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包括传统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去对接,考察培训、精准派送、创业孵化,让他们近距离了解中国企业在做什么,中国的科技型企业在干什么,中国企业想到国外做什么,引导来华留学人员参与“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当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着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吸取中国在环境保护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传导生态文明的理念,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来考虑问题,系统化培养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大讲堂秘书长吴虹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一带一路”大讲堂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联合社会各界优势资源推动企业、组织和国家的同频共振,持续开展系列活动,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高水平、多维度、长期性的落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