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中国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中国招商
 

2017年12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小镇唤起古村民宿热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范颖华

王利博制图

特色小镇+民宿,你准备好了么?无论是文旅特色小镇还是其他产业特色小镇,宜居、宜游的功能都是特色小镇的一大重要属性。随着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古村落保护、开发和民居、民宿热开始成为特色小镇的一大开发亮点。

古村落资源有待唤醒

据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的官方统计,自2012年中国政府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涵盖全国所有省272个地级市、43个民族,大部分传统村落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我国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可以说,作为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认定主管单位之一,住建部近年来将古村落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两手抓,双头并举。

而且,古村落保护和特色小镇建设还有着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两年来国家级特色小镇的认定名单中,安徽黄山市黟县宏村镇(2016年)、河南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2016年)、浙江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2017年)、浙江衢州市江山市廿八都镇(2017年)等特色小镇几乎都是古村落属性的文旅特色小镇。

两年来,全国特色小镇中之所以文旅特色小镇在入选名单中占了半壁江山,更易入选,和其有着古村落独特稀缺资源有很大关系。通过开发古村落和民宿旅游,上述古村落特色小镇成为文旅特色小镇的翘楚。

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可以预见,未来,中西部有着优质旅游资源和古村落资源的地区,其特色小镇发展还将抢占先机。

渐成投资新风尚

针对已公布的4153个传统村落,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单位已经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并探索出了政府、社会、村民合作实施保护古村落的新模式探索,从而形成一批古村落保护活化利用的示范案例。

对于古村落保护,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国家文物局和各省市文物局每年都对全国古村落的保护有专门的资金安排和保护项目安排。

古村落保护和修缮的专项资金完全可以和特色小镇建设资金叠加使用,使得资金发挥最大化效应。

同时,国家文物局也表示,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村落保护活动利用工作。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拓宽渠道,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古村落保护活化利用,多方筹措保护资金。依托“互联网+”等新手段丰富文物活化利用的内容,推广PPP模式;探索社会力量,使用古村落集体产权的一些文物建筑在不损害文物本体和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签订保护和使用责任书,转让一定的所有权。这些都将是打算打古村落、民宿旅游开发牌的特色小镇利好的消息。

在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大背景下,以古村落为依托的民宿产业将成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特色小镇建设的新亮点。

目前,在各地文旅特色小镇、旅游古镇、旅游景区等地,民宿业已经成为投资风尚。浙江莫干山地区的民宿业中,甚至出现了大量吸引外国资本参与投资的“洋家乐”。

事实上,在法国,对乡村旅游发展起着主要支撑作用的就是遍地可见、成熟的家庭旅馆。

依托特色小镇

民宿业加快发展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魏小安提出“泛古”、“全古旅游”概念。他指出,从古道、古渡、古关、古村落,旅游利用是“全古”最好的保护手段,要少开发,多利用,强保护。

魏小安表示,民宿之所以叫民宿,不仅是住宿,更代表着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民宿是一种整合、一种提升,说到底,民宿姓民,借助民间的闲置设施,利用民间的资源、资金建设,为民众的新兴需求服务。民宿利用乡村环境,追求乡村意境,但又超越了传统乡村,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目前,民宿的同质化、单一化依旧是一个大问题。随着共享经济向休闲旅游产业延伸,民宿产业发展趋势也将是:产品主题化、经营连锁化、管理规范化。

而特色小镇的出现,恰恰为解决“民宿+集群”、民宿+互联网、民宿+文艺、民宿+众筹、民宿+全产业链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可以说,特色小镇将为民宿提供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特色小镇在公共设施配套、消防等管理上的优势也将解决民宿管理上的非标准化问题。

对国内旅游短租市场权威数据分析显示:目前,超过70%的“家庭型游客”不再选择传统酒店公寓,而是对高性价比,能洗衣、做饭,房东能够做向导的“网约房”短租民宿情有独钟。目前国内已出现了Airbnb、小猪短租、蚂蚁短租、自在客、途家等多个房屋租赁社区平台。

特色小镇的出现,不仅扩大了民宿品牌创造的空间,还将提升当地民宿业整体的组织化程度。相比单个民宿的弱小,未来,特色小镇这一单位将具备与上述民宿租赁平台的最大、最有效的谈判资格。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