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文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文创
 

2017年12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孩子们照亮回家的路,回中国文化的家”

——访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创会会长耿瑩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敏 朱晨辉

耿瑩

很多年纪稍长的人都知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七十年代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飚,但对作为耿飚长女的耿瑩却不一定知晓。耿瑩多年来致力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推介和保护事业,于2007年创立了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庆典的前夕,《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基金会创会会长耿瑩。

“保证‘小灯泡’能够24小时不停电”

说起耿瑩成立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发心”,还得倒退回14年前。2003年的一天,耿瑩和几位老一辈革命家的女儿们一次聚会闲谈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表示出担忧: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越来越少,万里长城只剩下2500公里,龙门石窟上的雕刻工艺已经失传……于是,她们决定“利用自己这点影响力成立一个基金会,为传承中华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们称之为贡献“剩余红利”。

在基金会会议室里,已近杖朝之年的耿瑩依然精神矍铄,谈及基金会十年来的发展史,老人兴致盎然。筹备期的奔走呼号,初创期的捉襟见肘,个中曲折自不必说。所幸,十年来,基金会的发展日渐兴盛,虽有坎坷,也有欣慰和成就。谈及做基金会的初心,老人坦言,“就是唤醒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孩子们需要唤醒,成年人同样需要唤醒。这个话题说起来比较大,也比较虚无缥缈,那我们就一点一点做。”老人言语中透露着坚定,“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有三个已经中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在延续,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没有断代。”

基金会于2007年8月28日被批准正式成立,彼时已经到了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改革开放伊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束缚已久的国人都开始扎堆做生意,本应该是“先定规矩,后做生意”,而我们是“先做生意,后定规矩”,所以那时破坏了很多东西,比如北京的典型建筑四合院,在那一时期就被拆除了不少。

“但我坚信一点,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里都有一颗种子,只不过今天这颗种子不知道埋在哪里了,它还没有萌芽。等有一天孩子们玩儿够了,他在这个包围圈里回头,而我们基金会这个‘小灯泡’会给孩子们照亮回家的路,带孩子们回到中国文化的大家庭。我使出浑身解数只能保证这个‘小灯泡’能够24小时不停电,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老人赤子之心拳拳,她提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样文化就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传承”变成“承传”。“这就是我们基金会的一些理念。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我们只有一个力,就是尽心尽力,力所能及。”

“你以诚心待人,人家就会诚心待你”

耿瑩向记者回忆起早些年在兰州大学的某场讲座中与现场学生互动的情节,这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印证了老人“尽心尽力,力所能及”的做事理念。

“耿奶奶,您是不是认为自己是栋梁?”

“我不是栋梁。”

“为什么?”

“我不是那块料,我不是栋梁的料。”

“那您是什么?”

“我连椽子也不是,我是柴火。”

“为什么要做柴火?”

“我就是做柴火的料。如果你去野营晚上冷得要命,我给你点一堆火,让你取取暖,给你增加点安全感,可以吗?如果你走累了,把脚走出水泡来了,我给你烧点热水,给你泡泡脚,可以吗?”

“你以诚心待人,人家就会诚心待你。”谈及基金会的引领带动作用,老人不无激动,坦言基金会创立后的前五年一直在做“丐帮帮主”。虽然国务院批了“中国”字头,但没有国家资金的投入,房租、人员工资、保护项目等资金都要到处去“化缘”。

“因为我的诚心,或者在交流过程中对方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觉得应该对中国的文化尽一份责任,所以,后面的五年基本上是别人来找我”。老人谦虚地说,“这里面有一点点的‘得道多助’,有很多朋友愿意帮助我。一是出于对我的信任,再一个是他们觉得我所做的事情对他们自己而言是一种醒悟,而对国家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在为保护文化遗产鼓与呼的这些年里,有很多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深感欣慰的事件。耿瑩回忆起五十年代的文物局局长谢晨生为文物保护奔走呼号的往事,言语里充满感激和敬佩。

“有天谢老打电话让我去麻线胡同2号院,到地方之后发现2号院的墙已经拆了一半,一个大型推土机正在那里,谢老搬个凳子在那儿坐着,看到我后才去找人,最后这个院子才没被拆成。”

耿瑩还讲起修建地铁6号线时候的一段经历:“当时6号线地铁本打算从故宫底下穿过,基金会用了两年的时间去跟地铁修建方辩论,找专家来计算,最后证明对方算的不对,最终6号线地铁绕开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是一流的,集结了古人的智慧。它的地下有十八层,这十八层是立着的木桩,并不是随意的立着,而是以各种图样呈现的,很难想象如果地铁6号线从故宫底下穿过会造成怎样不可估量的后果。”

当然,在为保护文化遗产奔走呼号的过程中,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事件。

老人提到,全国的壁画里有一个空白,就是缺失了明朝的壁画,但在北京的法海寺有十张明朝壁画,十分精美。“法海寺是明朝六个皇帝的家庙,对明朝六代皇帝的研究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史料。”老人对法海寺的历史沿革如数家珍,“你现在要去看,没有别的科学办法,只有不让阳光进来,拉着黑帘子。我就希望能把帘子打开,让阳光进来,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些壁画,想要做到这样就需要技术保护。”

正是出于对传统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想要把绚美瑰丽的遗产发扬光大的心情,老人向有关部门提议捐赠100万元人民币来调集全国的壁画保护专家商量修护壁画的方案,等到方案执行的时候再另行捐赠。但是这件事情由于诸多原因,最终没有做成。

“华夏文明赋予我们自信、包容的品质”

上一代人的熏陶,铸就了耿瑩敢想敢为的坚韧性格。多年的艺术经历使她与华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这种时间与经历凝聚而成的厚重,让年近八旬的她坚毅地选择了一条执着于追寻探索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理想的人生道路。“华夏文化博大而精深,正是华夏的文明赋予了我们中华民族自信、包容、刚柔并济、果断、凝静、胸怀浩瀚的品质,使之多个民族和谐相融,历经数千年依然璀璨,直到今天还能够自强不息。”谈到华夏文化遗产保护时,耿瑩感慨万千。

然而从想法到落地,从最初的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到正式注册通过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却经历了四年的时间,期间耿瑩跑了很多个部门,盖了很多个章,可谓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非常来之不易。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我国第一个以发现、研究、唤醒、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为宗旨的全国性社会公益组织。十年来,基金会不仅开发和保护了许许多多中国的文化遗产,也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如五年前耿瑩会长致辞时所说:“我们去印度播种中国文化的种子。印度古老文化和中国的古老文化对话、交流,告诉印度朋友,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是‘和’。”

“我们到巴基斯坦,带去传统文化。告诉巴基斯坦的朋友和人民,中国和巴基斯坦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两国人民是永远的好朋友、好兄弟。”

“我们去台湾延续几千年的华夏魂。带着中华的传统文化,我们是来探亲的,来与久违的兄弟姐妹们叙家常。”

“我们去日本,带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日本的传统文化交融,延续一衣带水之情。”

记者从基金会官网上看到,仅最近五年,耿瑩会长就先后应邀到访或接待来访的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朝鲜、纽约联合国总部、比利时、加拿大、埃及、英国、日本、丹麦、瑞典、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几十个国家的文化部门和组织。仅最近一年,耿瑩会长就亲自出席各类文化活动近40场。而基金会活动也是非常频繁,包括英国威尔士大学校长麦迪文·休斯夫妇访问、应邀出席庆祝2017年联合国日纪念活动、应邀参加巴基斯坦独立日庆祝活动、“东方之韵”北欧行等重头戏。

“文化丢了,这个民族就灭了”

基金会肯定离不开基金,那么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都有哪些基金呢?

耿瑩会长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的专项基金已经超过十个,项目不同,使用用途也不同。

比如,通过与国家战略及相关项目对接,对新形势下不断出现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实施落地的“一带一路专项基金”;以宣传和弘扬三晋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指归,为文化从业者、非遗传承人提供创作空间,改善文化从业者居住空间的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中原文化专项基金则是致力于发掘、保护、弘扬、传承五千年的中原文化遗产,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致力于尧舜禹汤及先秦时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史料及民间演绎传说的研究、整理,以公益性系列活动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尧舜文化专项基金;独具藏族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黄金艺术”之美誉的唐卡专项基金;致力于古籍的保护、研究、整理、出版以及古籍研习场所——书房的研究与推广等发展事业的古籍专项基金等等。

作为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掌门人,耿瑩深感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任重道远,深知单靠基金会的努力远远不够。政府的支持、全社会的关注、大量人财物的投入是保护现有文化遗产的迫切之需。只有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行为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让大家从被动到主动,从意识到行为,将保护文化遗产当做每个中国人的事业,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在现实中才能永不褪色。

“在遗产保护这条路上,我们碰到了很多的沟沟坎坎,不是你想保护就能保护得了的。”老人的言辞中难掩遗憾:“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发展了经济,但我们丢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坚持了上千年的诚信。这个我坚信通过几代人可以捡回来,但是文化丢了,这个民族就灭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耿瑩会长直接领导的第一个五年,基金会开展了“华夏文化遗产万里行”、“文化名城名镇的标识系统工程”、“华夏儿童民族艺术展演”、平遥古城文化获资助性保护等一系列重大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中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顺利发展。在第二个五年,基金会更多的时候则是由女儿耿静理事长处理日常事务,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在公益界崭露头角。

耿瑩会长说,人生选择,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在机遇面前,有的人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用完了,再去寻找;而另一种人,使用机遇,同时创造自己发展的机会。这就是创新——不断利用机遇并创造新的机会。

对于下一个十年,耿瑩会长展望说:“基金会办会宗旨是为唤醒公民责任、募集资金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配合政府调动社会力量,推动文化保护工作。具体来说,包括酝酿中的和故宫的合作以及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夏遗产的修复、鉴定工作等。这种细致工作,目的旨在首先摸清自己的家底,才能知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用之不竭。”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