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产业
 

2017年12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新逻辑:老旧工业建筑变身影视产业园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蕾

近年来,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文化产业园数量急剧增加。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2015年全国正常运作的园区在2506家左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超过70%以上的园区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不超过10%。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产业园似乎成了变相圈地的借口,做文创产业园不一定非要征地,合理有效地改造、规划现有的一些厂房、土地资源,同样能够有以小见大的效果。

老旧厂房“变身”

身价倍增

2006年,湖州市对太湖边上的高污染企业瑞森纸厂进行了关停并转。据悉,该厂房多年处于闲置状态,属于“三改一迁”的范围,但是整体拆除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和财力。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太湖度假区和拉风传媒集团萌生了筹建影视城的想法,他们将废旧厂房经过一系列设计装修改成了影视拍摄场景,建成了湖州太湖影视城。“影视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重新在废墟上崛起,堪称‘三改一拆’的经典案例。”太湖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葛伟说道。

“一期项目民国影视基地建成后,将引进150家以上影视及文化传媒公司(含明星工作室)。”拉风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美麟介绍到,“每年将创造10亿元以上的产值和1.5亿元以上的税收,增加5000余个劳动就业岗位,同时将带动100万以上的旅游人次。”

就在瑞森纸厂关停的第二年,太湖蓝藻暴发后,无锡被迫走上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截至2015年底,被陆续关停2819家“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而位于太湖岸边的雪浪轧钢厂也在此之列,于2009年关停搬迁。

针对钢厂的后续开发问题,无锡市进行了反复的调研研讨,最终决定保留老厂房的原有特色,打造数字电影产业园(又称“华莱坞”)。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园到现在,园区聚集了300多家国内外知名影视企业,拍摄和制作的影视剧400多部、产值从1.8亿元升至2016年的32亿元。

而当初轧钢厂效益最红火的时候,一年销售税收仅一亿元。对此,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总经理施娟表示,雪浪轧钢厂的华丽转身,是制造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也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绿色高端产业转型的一个样本。

而与上述两个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北京铜牛电影产业园,该园区前身是老国企铜牛集团子公司京纺物资公司的库房。铜牛为响应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号召,将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等环节转移出京,北京只保留研发总部、订制中心。而后,在控股公司支持下,铜牛集团对老旧厂房进行转型升级,参与投资运营北京铜牛电影产业园项目,建立以电影产业“一站式”服务、全产业链的高端电影产业区。

铜牛电影产业园董事长刘国宁认为,电影产业园是老国企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试点项目。园区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实现满租,年租金收入预计达400万元,入驻企业达到50余家,涵盖了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环节。

找准特色定位

才能创出品牌

由曾经的破落废旧厂房变身为如今时尚、活力及颇具文化气息的影视产业园,找准特色定位,发掘比较优势,可谓是一条关键的经验。

从轧钢厂到梦工厂,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影视产业基地。园区负责人表示,“园区抓住了国际电影数字化契机,围绕‘数字影视科技’这一关键要素,发展以数字电影‘科技拍摄和后期制作’为主导的现代影视产业链,产业发展特色十分突出。并且园区的发展理念充分符合产业定位,不愁没有企业入驻园区。”

无锡天工映画影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杜锋利谈及入驻园区的体会时说,当下,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使用数字技术进行表现,数字技术已成为未来趋势。在此环境下,园区定位不做单纯的影视基地,可以说,打造了影视发展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刘国宁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北京铜牛电影产业园定位为‘国内最专业的电影产业园’,虽然朝阳区也有几个做影视相关的产业园区,但我们的园区主题性和专业性更强。目前,入驻铜牛电影文化产业园的企业90%以上都从事电影相关业务,并且有自身的发展特点。”谈及招商方面的经验,刘国宁透露,“我们严格按照电影产业链模型进行遴选,每个产业环节都要覆盖,但同一个产业环节原则上不超过三家,使企业的业务形成上下游互补的互动合作,而不是同业间恶性竞争。”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由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国家可以采取建立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措施,推动同类影视文化产业走向集聚,在产业园中,促进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先进技术等,加强同类影视产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延长影视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