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中国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中国招商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城融合需要夯实“六大支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谢诗晓

近年来,各级政府抢抓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旧动能转化重大机遇,以小城镇、特色小镇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先行先试,丰富城镇化内涵,提升城镇化质量,有力促进了镇域经济发展,极大提升了小城镇面貌,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以临沂市为例,该市坚持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共同发展的思路,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兼顾名优酒水、柳编、奇石、石雕、中医药、蔬菜、罐头等传统经典产业,打造了“木业小镇”、“罐头小镇”、“美酒小镇”等一批镇园合一、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近五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达10.94亿元,24个示范镇(重点镇)公共财政收入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000多个,合同金额达3260余亿元,有30个镇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中国特色小镇、省级示范镇、省级特色小镇、省级宜居小镇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义堂、探沂、马站等12个镇列入全国、全省示范试点。

但在推进工作中,制约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五大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发展思路不开阔,对小城镇长远发展缺乏深层次考虑,推进力度不够,特别对如何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把握不准,统筹协调能力不足,甚至个别地方简单等同于打造特色镇、建设新城区。

二是多规融合度不高。总体来看,我国部分建制镇建设规划普遍存在同质化倾向,特色建设内容缺乏,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融合度较差。先行先试的特色小镇发展也没有达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良性状态。此外,在建设过程中,随意更改规划,甚至没有规划或不按规划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产城融合不突出。从山东省先期试点的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来看,有的镇产、城、人、文等功能分区不到位或过于分散,没有形成核心区块、精品镇区。有的镇产业发展较好,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水平不高,居住社区建设规模小、品位低,综合服务功能差等。有的镇道路、交通系统日趋完善,而商业、娱乐等服务设施配套不齐全、服务水平不高等。有的镇工业园区形成规模,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视不够,有的镇旅游景区打造得较好,而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功能不健全。

四是资源整合利用不够。部分小城镇的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旅游产品开发与文化创意未能有效结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商旅融合还没有真正实现。

五是产业优势不明显。由于部分小镇产业发展培育规划性、系统性不够,缺乏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多数镇产业发展较为粗放,本土化问题突出,产品处于低端,财税贡献率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比如,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虽然拥有绿水青山、红色文化等资源,但是受发展意识、资金、技术、土地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鲜明的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如何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建设特色小镇: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政策,明确部门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按照产业“优而强”、功能“聚而合”、体制“活而新”、文化“特而浓”、形态“小而美”的建设目标,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工作。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创新财政、土地和商务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落实配套资金,积极引进实力较强、资本雄厚的大企业,着力放大有效投资。立足核心区块,提升单位面积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打造精品镇区。培育一批市场份额大、就业岗位多的骨干企业,建设产业园区、文化园区、休闲体验园区。

三是促进多规合一。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协调统一,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营造优良发展空间。

四是强化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强化引导功能,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强与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战略性合作,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产业基金、低成本融资、PPP、股权众筹等融资模式,激发特色小镇培育发展活力,为特色小镇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立足文化根本。培育一批真正理解、懂得本地历史文化传统与民众情感的专业人才,立足本地,突出特色,为特色小镇建设注入历史文脉。

六是促进镇域产城融合。立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促、社区建设及配套、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关键点,积极推进镇域产城融合,推动特色小镇产城融合、镇园合一、文旅并进、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临沂市委办公室)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