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中国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中国招商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国双园”植入特色小镇 扶贫和创业相得益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金骐

王利博制图

10月31日,中国铁建发布公告,公司下属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特色扶贫小镇EPC总承包项目,中标价约34.5700亿元。

11月7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中马钦州产业园了解到,该特色扶贫小镇已经完成了征地搬迁等工作,而先于特色小镇的多个产业项目,正在分头、有序推进。

“两国双园”加速

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在对方互设的产业园区,即所谓的“两国双园”。

由于采用“两国双园”的合作模式,中马双方在推进优势产能合作、开展联合招商、争取两国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

“经过五年多的开发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启动区产业项目布局已基本完成。”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林海波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园区土地供地率从2015年初的不足40%提高到73%,资金使用率从不足45%提高到91%。截至2017年10月,园区招商引资共引进产业及城市项目超过100项,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看到,园区启动的7.8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截至目前,注册入园企业超过150家。重点发展的产业集中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材料及新材料、生物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六方面。这些产城项目主要有鑫德利光电科技、保利协鑫分布式能源、凯利数码、大酉新能源电机研发、蛋壳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业。

“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为各进入主体创造更大的受益空间。”林海波表示,该园区将通过设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专业基金和国际产能合作基金,支持和推动一批高科技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入园,以“园中园”的方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小镇“策应”园区

同其他民族地区一样,广西的扶贫攻坚战也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

“为完成广西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我们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里,规划建设特色扶贫小镇项目。”林海波介绍,建特色扶贫小镇,主要是通过送房子、送工作的“双送”方式,重点解决全区贫困家庭适龄青年就业问题,计划吸纳广西5万贫困人口到特色扶贫小镇安居乐业,这不仅可以为广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出贡献,还可以为园区引进技术型产业工人,解决园区企业的用工需求。

该小镇项目位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一期范围,规划用地3500亩,总投资45.68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住宅和幼儿园、小学、社区医疗机构、社区生活配套商业及就业中心等配套公共建筑。该项目按照5万人的规模规划,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5万人,按照“双送”政策,安置其他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2.5万人,项目计划于2019年10月完成易地搬迁任务。

在特色扶贫小镇建设过程中,园区管委会以“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实行净地征收新模式,通过创新征搬安置工作,鼓励并引导被征地群众去组建股份合作社,将项目的土地平整、土方开挖等工程交给合作社去做。同时,把农民拥有的“安置资产”变成“安置资本”,以此让农民获得工程收益,将群众转变为园区建设的主体。

“扶贫特色小镇的建设,实现了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完美结合。”林海波在回答《中国企业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钦州产业园区将要建设的特色扶贫小镇项目,是对广西扶贫攻坚的积极响应,是对“两国双园”建设的有力策应,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多赢。

创新发展模式

特色扶贫小镇,因中马钦州产业园的存在而建设。

随着园区企业的建成和投产,企业的用工需求将超过5万人,其中,到2018年底,用工人数至少需要1.8万人,引进和留住人才将成为园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仅如此,广西异地扶贫搬迁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任务艰巨,大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需要异地扶贫搬迁安置。

“在园区内建设特色扶贫小镇,既能满足园区未来5万人的起居工作,又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脱贫问题,这就是发展模式的创新。”林海波介绍,作为园区运营方,也将结合特色小镇项目,配套出台相关政策,比如,优先安排贫困户大学毕业生在园区就业(送工作),对在园区工作满十年以上者,免费赠送一套住房(送房子)。

小镇入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广西全区范围内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随迁户,另一部分是实施“送工作、送房子”的政策,从其他贫困户中选择大学、中专或者高中毕业的孩子。

在小镇建设现场,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社会服务局副局长吴东介绍说,特色扶贫小镇项目,从规划开始,就探索“搬迁+安置+培训+就业+产业发展”的异地扶贫安置新模式,对搬迁实施精准培训计划,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的,推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同时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