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区域经济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民营经济基业长青的根本保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刘德山

四川宏达集团总部党支部学习十九大报告座谈会
宏达蓥山数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工商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家是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背景下,全社会更应当营造尊重创业者、关爱企业家、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的良好氛围,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确保“两个健康”的要求: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企业家特别是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健康可持续成长。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颁布,是继2016年11月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之后,中央最高规格发布的又一份极其重要的文件。

这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的方式,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对激发与保护企业家精神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这是对中国几千年漫长农耕文明“士农工商”传统文化的一场思想革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在中国企业发展史和现代商业文明进程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强烈的全民关注力。

党和政府要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加强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妥善处理历史产权旧案。产权保护和容错机制的提出,更让企业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解除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后顾之忧。从中央的这两份红头文件中,我们看到了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变革和国家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在经济持续低迷、企业暂时困难之中看到了希望。

在四川宏达集团38年创业与发展的历程中,有两条脉络非常醒目,一是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宏达企业文化的形成。在此期间,四川宏达集团全程参与和见证了改革开放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同频,和经济共振。从磷化工生产起步,在转型变革、创新突破之中,宏达产业发展经历了艰辛创业、对外联合、改制转型、快速发展、蓝海战略等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工业、矿业、金融、地产、贸易和投资等六大产业板块。目前正在全面推进的宏达二次创业,以做强做精、规范化、可持续发展为战略引领,以党群纪检和思想政治为工作抓手,以国际化发展为创新突破口,以产融结合为强大动力,以“人才森林”战略和企业文化再造为有力支撑,有效推进结构调整、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宏达集团品牌形象和社会口碑的关键词是:转型变革,创新突破、社会责任、实业报国、家国情怀、公益慈善、光彩精神、义利兼顾。

在近年实体经济低迷、产品市场萎缩、投资环境欠佳、经营效益下滑、企业困难较多的特殊背景下,四川宏达集团始终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自身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一心一意办好企业,做一个好的企业公民,确保宏达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宏达的干部员工健康、可持续成长。

企业家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财富

企业家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而且企业家本身就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财富。企业家既是经济化的人(市场经济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有效整合生产要素、提升资源价值效率,追求利润,解决就业、创富纳税),也是社会化的人(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认同感、道德感),还是个性化的人(尊严感、成就感、体面感、归属感)。

企业家精神,因为个人或群体差异,可能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其共性不外乎包含七个核心要素:创新是灵魂,冒险是天性,合作是精华,敬业是动力,学习是关键,执着是本色,诚信是基石。上述两份《意见》犹如久旱甘霖,鼓舞人心:做实体企业,必须坚持理想和信念,要有执着追求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力,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和诱惑,激情专注,用心务实,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品牌形象,都要做到“四精”: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准是目标,精品是结果。

面对新常态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新时代的企业精神,不仅要吃苦耐劳、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责任担当,还要抱团合作、互惠共赢、百年发展、基业长青。我们要以理念引领、人才支撑、文化先行、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企业再造多管齐下,适应各个阶段的内外环境,适度进行转型变革,创新突破,这样方可做到明道取势,顺势借力,与时俱进,稳健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仍存在体制性障碍

已出台的鼓励发展非公经济和民间投资的多项政策包括:

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或“民营经济36条”)。

2009年9月1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国29条”)。

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新36条”或“民间投资36条”)。

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非公新36条”实施细则)。

上述均是基于鼓励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与民间投资高速增长而制定的政策。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也允许民资进入;允许民资进入垄断、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国防科技等各种领域。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投融资改革19条和做好民间投资工作8条,主要是应对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度下滑而制定的政策(2016年民间投资曾经一度出现负增长,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2016年11月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颁布,要求依法保护民企产权、不翻历史旧账、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以及企业正当融资和非法集资的界限;对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不规范引发的问题,要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在政府换届或领导人更替之后,政府要讲诚信,不能新官不理旧账等。

从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非公经济36条”,到2010年的“非公新36条”,再到2012年的“非公新36条”实施细则,多年的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在垄断行业准入上仍还遇到大量“看得见、进不去”,但一进去就“碰壁”的“玻璃门”,或者是“看得见、进得去”,但一进去就被弹回来的“弹簧门”,形成“看到政策,无法享用;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的非市场行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仍还遭遇着不少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所面临的舆论环境、法制环境和生存发展环境仍亟待改善。这极大地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

政策执行难的原因:一是认识问题;二是部门权力受损问题;三是个人利益受限问题;四是办事消极、敷衍、推诿、拖延、冷漠,宁可不办事也要避免出错,从脸难看门难进到好看能进但不作为;五是亲清政商关系还未真正解决好。

继续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清理和废除过时或失效的红头文件,彻底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和“四个有利于”的前提下,有效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法律平等”和“竞争平等”两方面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充分肯定企业家财富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对民企和企业家的“原罪”,要有清晰的法律界定和权威的导向引导,力使遵纪守法、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家有获得感、认同感和安全感,引导企业家牢固树立“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和“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意识,以大国工匠精神辛勤耕耘百年老店,并以优秀企业家精神传承优秀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基业长青。

政策环境才是企业发展的强大资源

好的政策,不是摆设,要有全国统一的文件解读、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关键在于执行、督办、落地、督察和考核。对于党和国家支持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做到宣传到位,培训过关,明确职责,有效服务,付诸行动,落到实处,严格考核。同时,要从理念引领、思想认识、政策扶植、人才培养、舆论导向、社会氛围、工作指导等诸多方面,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和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

虽然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大动力,但民营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仍很脆弱,民营企业家在一定意义上仍是弱势群体。因此,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相比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理解与包容、尊重与善待、关心与扶持,就是对民营企业家最好的褒奖。要根本破除陈旧观念,摘下有色眼镜,消除歧视眼光,打破“玻璃门”和“弹簧门”,以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平等最大限度实现合法竞争,竞合共赢,就是民营企业家需要的最大的公平和平等。

政策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强大资源,政策环境既是竞争力、生产力,也是培养力、教育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有助于企业健康发展。

优秀企业家,肩负着民富国强的希望和重任。“百舸争流千帆竞 ,勇立潮头逐浪高”。

(作者系四川宏达集团副总裁、党委副书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