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招商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月增新企业逾千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国香

受益于优惠政策吸引、“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成为国际共识等多重利好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年轻城市霍尔果斯投资持续升温,今年1—10月,新落地企业10086家,平均每月新增企业逾千家。最新数据显示,受益于持续投资热,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0亿元,增长逾八成。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被外界称为“中国开曼”的霍尔果斯已成为资本市场追逐之地,再度成为“一带一路”上最火爆的明星城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入驻。

战略机遇政策

转为招商发展优势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之地”,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接哈萨克斯坦,古时曾一度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和国际大通道,我国西北边境重要的自由贸易区和国际化的交通枢纽。

随着许多战略机遇叠加而至,霍尔果斯将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2011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并印发《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赋予其国家级经济特区优惠政策。采取提供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等十大措施,加大对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在2010年到2020年期间,在这两地实行税收优惠。鼓励“先行先试”:在体制机制、加强财税、金融、土地、产业、人才等7个方面做了具体规定,旨在推动两个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加有效的服务;明确鼓励将两个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窗口,以及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和沿边开发开放的示范区。

中外招商网(北京中外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闰缬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近年来,霍尔果斯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前来注册成立,有的是为了享受税收优惠,有的则是发现了商机。注册型企业的快速增加,有效地带动了该市财政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增加。

数据显示,霍尔果斯区(市)201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85亿元,而201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加8.52亿元,增长145.7%。霍尔果斯市域(含兵团)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34.63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2016年生产总值39.05亿元,增速22.6%。

目前,霍尔果斯、喀什已声名鹊起,正快速发展,新疆霍尔果斯特区伊宁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书雷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伊宁园区是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中规划面积最大、交通区位最优、要素保障最好、发展潜力最强的重点园区之一,重点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优势资源转化加工区。

夯实基础PPP模式

助力园区开发建设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特别宣介会上,首批推介的19项PPP项目总投资规模139亿元,计划2018年完成投资60亿元。刘书雷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将依托伊宁园区特殊政策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重点优选国内外有实力的PPP项目咨询机构(已在新疆、伊犁州PPP中心备案)社会资本方,按照“EPC+PPP”模式,全面启动首批推荐PPP项目前期设计和洽谈对接工作。按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市财政为依托,以伊宁园区财政出资为引导,社会资本按1:4比例共同出资,设立园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总规模50亿元,一期2017年筹资10亿元,伊宁园区已到位2亿元),专项用于园区开发建设、优势产业培育和PPP项目引导基金。

近年来,伊宁园区按“由东向西滚动开发、基础设施先行”原则,积极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按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管理运行办法(试行)》“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建立‘统分结合、互利共赢’运行机制”等改革要求,伊宁园区必须加紧补齐短板、培植优势、创新驱动、后发赶超,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咨询服务机构,推进园区2018年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前期规划和投资合作。

国发33号文件明确指出,伊宁园区重点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优势资源转化加工区,承接伊犁河谷优势产业聚集,建设伊宁-霍尔果斯城市副中心,按照“统一规划、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要求,重点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健康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等鼓励类产业,同时依托伊宁市首府城市特有优势,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伊宁市创新发展、产业聚集的新平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