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竞争实力来自教育和人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一版)
国家义务教育可以和教育市场化相结合,让舍得花钱的人可以购买到优质的教育服务。从目前看,私立教育还面临两大困境,一个是优质的师资力量大多集中在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很难挖到更多的人才;另一个是行政化审批对资质要求过多,导致大量社会资本无法进入。
理想主义非但不会促进教育公平,反而会加剧不平等现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公办学校,看似可以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读好学校,但实际上权贵阶层却可以通过寻租(走后门)、买学区房等方式低成本地获得稀缺资源,并把普通老百姓排挤出去。以学区房为例,尽管购买的价格很高,但其却可以在孩子读完书后再卖出去,相当于没有成本发生。对于富有阶层,这是很容易的事;但对于普通家庭却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门槛。
同样,资格管制也是理想主义的产物,其逻辑是行政部门绝对能够公平,并且有能力监管和保证教育质量。但现实却并不是这样,行政审批往往是限制优质资源的进入,而对于通过寻租等方式绕过审批的劣质资源却无能为力。
把被束缚在公立学校的优质师资资源释放出来,放开对民办教育的审批,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办学中来,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学难的问题。让有钱人花钱买教育,而不是和普通老百姓抢夺免费资源,这才是真实意义上的公平。
教育质量不高有体制性原因,也有师资质量不高的原因。大学扩招的一个负效应就是导致了师资质量的下降,合格的老师被更多的学校所稀释,大量原本不合格的人进入到老师行列。还有一个现象是,在中国一流人才中很少有人愿意当老师,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段通常是在同档同类大学中比较低的。改变这种状况也许还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推动教师人才的市场化流动是治本之策。要通过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愿意当老师,让老师挣有尊严的钱,而不是非要逼着学生补课才能够赚到“生活费”。
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的较量,但从本质上却是教育和人才的较量。教育竞争力是国家长远竞争力的体现。经济决定的是今天,教育决定的是明天。
缺啥补啥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从数量和规模上讲,中国需求量最大的是两类人才。其一,中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职业化的人才还高度缺乏,这导致中国制造还不能成为高端产品的代名词。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产品要普遍达到德国产品、日本产品的质量水准,就必须有足够的能工巧匠。其二,中国的服务业还远不够发达,中国目前还是服务净进口国。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服务人才缺口非常大,仅护士人员就有数百万的缺口。
超前培养是教育的优先原则。教育必须有超前性,要为未来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例,在人工智能从业者中,拥有超过十年行业经验的人,中国不超过25%,而美国这一比例为50%。这说明中国在经济趋势预测和人才需求预测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必须尽早补齐这方面的短板。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从现在开始,教育部门就应当集中优势资源,为实现这一战略规划准备好人才。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如果不能让人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就失去其本来的意义。AI(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会让许多传统的职业瞬间消失。像会计师、保险精算师、设计师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高技能、高收入的岗位都可能被AI替代,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还有哪些岗位会消失。在这种大背景下,“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每个人都必须随时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才有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终身学习成为必然。帮助人们实现美好生活,应当成为教育的终极使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提高人口素质是唯一的路径。中国过去若干年的发展,更多靠的是人口红利,更直白地说就是通过人海战术获得的。一个100人的班级和一个20多人班级比总分,是没有意义的。要在比拼平均分的比赛中获胜,考验的就是中国教育的实力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