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陕西报道 上一版3
第24版            陕西报道
 

2017年1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昶安工贸: 打造本土特色 带动智能家装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二十三版)

创新经管理念 打造良好口碑

“历经磨难,砥砺前行”,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长期处于低迷期,虽然在2016年下半年,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开始有小幅度回暖,但是在建筑建材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行业竞争格局严峻以及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在延安创建本土建筑建材公司实属难上加难,昶安工贸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立的,冯国飞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多次谈到“美好”二字,他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看尽人间美好,门窗是家的眼睛,让我们领略自然美好。”建公司的初衷也是希望在离人们生活最近的家装建材方面可以给予高品质的保证以及传递健康环保的理念,从而使生活更美好。但是这样的理念在公司建立起初并不被大众所认同,相比定价略高的高端环保门窗产品,大众更愿意接受性价比高的普通产品,大众消费理念与公司销售理念的冲突,以及外来企业的压力、缺乏平台致使公司建立初期资金链几乎垮掉,最艰难的时刻运转资金几乎为零,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昶安工贸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经营理念,以打破门窗产业链条的对外依赖性,以“诚信、责任”作为产品的自检标准,尤其是在昶安工贸有限公司的工程部,有一份特殊的“责任书”,即每一个门窗安装师傅都有一份客户满意评价书,也相当于是安装师傅的责任书,在安装工作收尾后,客户对其工作及产品进行满意度的填写,安装师傅根据客户满意度对工作进行调整,直到客户满意为止。正是由于这样的经营理念使得昶安工贸短时间内在西北地区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在对员工的管理方面,冯国飞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他将公司10%的股份下放到员工,让每一个员工切身分享公司的红利,同时也使得员工的归属感得以加强。在这样的管理经营理念下,昶安工贸有限公司如一颗上升的璀璨明星,在陕北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履行社会责任 践行企业家精神

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不仅是创造更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动态平衡,反而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昶安工贸有限公司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更加注重公司的社会效益。在公司内部设立贫困员工福利补贴、助亲岗等员工福利,同时,冯国飞特别重视对员工的培养,希望员工人人都有创业思想,可以把公司当做实践地,有过从军经历的他说,“在部队,不想当司令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昶安,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问到冯国飞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创业者有何寄语时,他回答到:“敢想,敢做,敢奉献,尤其是奉献,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这一生产生的价值却是无限,因此要把有限的生命无限化就是对社会的回报和奉献。”他对社会的这种强烈的责任心也渗透到昶安工贸有限公司的“血液”里,形成昶安的一种特质。昶安工贸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却热心于公益,多次在公司所在地的敬老院举行孝亲敬老的公益活动,为敬老院免费安装其公司老人型智能窗户。与此同时,昶安工贸有限公司还自动肩负起环保大使的责任,将环保意识融入产品设计理念中,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向大众传递环保理念,完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动态平衡。

延伸产业链

打造智能家装新市场

在当前全球化、一体化的社会中,合作至关重要,因此昶安工贸有限公司率先引进国内外高端型材、持续大型工程技术化产业以及延安市门窗家装一体化的启动模式,率先带动延安市环保节能化的门窗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昶安工贸有限公司先后与多家公司合作,形成战略伙伴,包括韩国LG Hausys 公司等,尤其是当前,昶安工贸有限公司与河南科饶恩门窗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西北地区会展中心,将更加优质的产品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科饶恩门窗有限公司与昶安工贸有限公司的合作,将科饶恩先进的生产设备、严格的品质监控、系统化的设计加工制作和昶安工贸良好的经营方式和科学的理念相结合,在西北地区建立首家高端智能门窗展厅,打开延安门窗市场,同时拉开了中国西北地区系统门窗革命序幕。

最后,昶安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国飞表示,公司将以“三个高控、一条主线”为管理要素,以“以客为本、服务领先、产品过硬”为经营模式,以产品为基础,以诚信为依托,继续转变观念,持续深化改革,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素质及市场应变能力,稳健扩大规模,着眼产业链延伸,抓机遇、抓规模、促增长,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节能理念,不断研发符合人居品质需求的新型节能产品,为创造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而不断努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