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康养风口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康养风口
 

2017年1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老+金融”模式受追捧 企业期待更多政策支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虹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并强调金融机构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完善养老金融服务。养老金融既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养老产业融资的关键。专家指出,“养老+金融”将成为整个养老产业发展的助力器,创新的综合性养老金融解决方案将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金融机构

竞相进军养老产业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融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布局养老金融的企业既有专业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类企业,也有专注于养老医疗、养老服务以及养老地产等企业。

“在金融类企业方面,主要以保险公司进军养老产业为主。”长城证券分析师赵浩然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专业养老险公司已逐步扩容。例如人保养老于日前经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开业,成为首家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的总部型金融机构;中国平安通过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构建以“患者—提供商—支付方”模式为主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新华保险制定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即以寿险为主体,以养老产业和健康产业为两翼;中国太保内部已形成了太保寿险、长江养老保险、太保安联健康险三位一体的健康养老保险格局,外部积极打造“医养融合”高端养老品牌;中国人寿则正在积极打造健康养老品牌“国寿嘉园”。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小行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华夏保险从2015年起,在全国十省建设“抗战老兵照护中心”,关注抗战老兵养老问题。日前,华夏保险发起了“我为老兵养老”大型公益众筹行动,以现有12个华夏保险“抗战老兵照护中心”为基地,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华夏慈善基金名义公开筹集善款。

“养老+金融”

助力产业发展

虽然养老保险发展红红火火,但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养老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例如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养老产业发展的“拦路虎”。因为养老产业前期投入大,投入周期长,回报周期也长,平均利润率不高,因此很难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渠道获得支持。

深圳晟泰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宏彪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医疗养老企业发展参差不齐,纯养老式企业因盈利点不足困难也比较大,只有少数以发展高端养老为主的企业会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但中等收入以下人群才是我国医疗养老最大的客户群体。

“养老问题是未来国家要面对的战略性大问题,不能只顾少数富裕人群,应以服务大多数人群为方向,所以融资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大问题。”罗宏彪坦言。

不过可喜的是,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养老企业的融资问题,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要求重点解决养老机构融资难等问题。

企业方面,也有不少养老企业开始主动与金融机构进行创新合作,开展“养老+金融”创新模式,通过金融与养老结合拓展融资渠道,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双赢”关系基础。

例如2017年4月,亲和源集团有限公司与光大银行上海分行、光大永明人寿上海分公司开展三方战略合作,通过保险与养老结合,在完善资产配置的同时,还能关爱父母,让父母颐养天年,自己也能老有所养。

此外,红寿堂养老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业内借鉴。该公司张经理对记者表示,2017年7月,红寿堂控股携手信研普惠集团,在福建莆田市共同打造了“养老+金融”产业生态社区,以生态社区的形式将养老与金融结合起来。目前,红寿堂“养老+金融”的示范试点已在莆田顺利完成,并把试点工程的经验面向全国各地市场进行推广。

企业期待

更多政策落地

谈及国内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罗宏彪表示,养老产业应该参照医疗产业,走医养结合的道路。

“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来推动。”罗宏彪建议,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要鼓励金融行业介入,因为金融行业的支持对于养老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赵浩然也指出,“养老+金融”将成为整个养老产业发展的助力器,创新的综合性养老金融解决方案将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总之就是让金融服务养老、用金融改变养老,期待今后有更多的政策支持养老金融落地。

目前,业内在“养老+金融”方面已开展不少尝试,包括“养老+金融”社区、“以房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对养老产业提供支持的金融服务等。赵浩然表示,今后,随着渐进式延迟退休、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商业养老保险将迎来较大突破。另外,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入市投资也为养老资产提供了保值增值的手段。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