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康养风口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康养风口
 

2017年11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慧养老爆发 行业仍存掣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钟文 何芳

随着通信、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日新月异,智慧养老已然成为行业新的发展方向。今年2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拟打造100个示范基地100家领军企业,推广智慧养老服务。在政策推动下,一些养老企业率先布局,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智慧养老进入了爆发期。

智能养老成新趋势

智能技术正在改变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各种类型的医养结合、旅游养老、旅居养老、游学养老等成为时下新的养老发展方向。共享经济模式也在改变养老的服务和发展方式,未来在技术的引领下,将会有更多创新的养老服务产生。

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蒋洪卫介绍,目前远程医疗、监护、移动监测、紧急救援、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在行业应用,行业内诸如禾康智慧养老、壹零后智慧养老、三开科技、世存信息科技等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行业智能化进程。

深圳壹零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陈晓辉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公司结合智慧照护系统和移动APP,运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机构快速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已经拥有完整的智慧养老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政府民政监管、机构养老、连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护理康复(健康医养)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种养老业态。

作为全国尊严养老社区试点单位,北京乐老汇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较早导入了智慧养老模式。该公司总经理吕旭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养老模式相比较,智慧养老的服务体验好、服务效率高、服务质量优、服务成本低,而且服务模式可复制性强。为此,他们除了在传统的社区为老人提供24小时专业照料护理服务,还通过自主开发的乐老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社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完美结合。

在养老模式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一些技术服务型企业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禾康是国内领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运营商,依托技术创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社会热点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互联网+智慧养老”的有机结合。

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胡晓东告诉记者,他们从介入智慧养老行业之初就认定服务才是养老行业之本,所以特别注重用户体验,想方设法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管控好,而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本地化服务,自主研发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线下服务的有机结合为老年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

深圳中研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屈应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用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打造即时、便捷的高端养老服务,使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成为可能,这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最佳的途径。

智慧化要与人性化结合

随着人口结构、养老资源与养老需求的变化,养老趋势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屈应辉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关键还是需要以人性化照料为基础,实现智慧化与人性化养老的完美结合,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安居常乐、安全与舒适。他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为老人提供远程健康监控服务;其次,在安全管理服务方面,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保障老年人养老安全,发生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帮助;再次,在健康管理服务方面,针对老年人及家庭的需要,提供慢性病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80后养老事业联盟副秘书长、北京奥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甘田霖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坦言,目前我国的“智慧养老”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行业内大多数公司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突破和完善。“我们认为应该把智慧和养老分开来看,它绝不是把科技、智能、集成和互联网思维的简单融合,如何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实现技术与应用的无缝对接,达到为客户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行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吕旭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智慧养老遇到的瓶颈是老人接受新事物慢、智慧养老基础投入少、智慧养老混业经营税收政策待突破等发展瓶颈。为此,他希望政府在智慧养老服务试点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如扶持资金、税收优惠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