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中国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中国招商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资约束或成 特色小镇建设最大障碍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国香

王利博制图

特色小镇的发展,资金是一大难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江苏每个特色小镇建设大约需要新增投资30亿元至50亿元,其中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投融资需求很大。就现状来看,江苏各小镇投资建设主体大多信用级别不高,想做事的小镇却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此,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朱晓明说,有了特色小镇发展基金,除了可以为各个小镇提供资金供给外,还可提供股权、债权和PPP等多元化直接融资支持。

PPP的“最佳机会”

当前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模式及后续的运营管理方式,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特色小镇的建设,而融资约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最大障碍。

以河北省创建100个特色小镇的规划为例,每个小镇3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直接投资将面临至少2000亿元的资金需求。

持续稳定的资金流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如何将PPP融资模式成功引入到特色小镇中,用以解决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来源问题,已成为资本运营下特色小镇的攻坚课题。全经联金融投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市场协会PPP创新产业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光暄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特色小镇建设呈现多模式共存状态,有开发模式、砸资金模式、浙江模式,还有开发+招商引资模式等。

“当前,融资约束已成特色小镇建设的最大障碍。”单光暄说,确定特色小镇的项目投资主体,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风险控制,正确运用PPP模式来做运营,做好定性和分类,是PPP模式打造特色小镇的要害。规范后的PPP模式,2018年应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现在PPP模式进入特色小镇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机遇。

今年5月份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50号文件),6月份公布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87号文件),严禁政府举债。87号文件还上升到违法违规高度。单光暄介绍,特色小镇的五大产业,全部覆盖上千个子产业,从交易结构不同的入口和渠道注入资金。其中,创新产业策划、现金流的策划、特色小镇交易结构的设计、不同PPP项目包装等都要规范。

业内专家介绍,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农业、旅游、环保、养老、双创产业孵化器等一系列项目,只有把定性和分类掌握好,再来区分政府付费、消费者付费及缺口性补助。

切准引资的前置条件

过往的融资模式,遇到了很多问题。单光暄说,特色小镇重视产城结合,金融设计需要前置。从项目开发、配套设施建设、基础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导入等各个环节,体量非常大。按照产业模式与金融模式进行顶层设计,综合使用多种金融工具,不仅能解决产业发展,还能解决融资问题,提高运营效率。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应该是在“四规”的基础上来做,当前大部分特色小镇规划都没有策划产业出来,没有产业植入进去,自身缺少造血功能的规划给后期运营埋下了桎梏。先策划,根据策划的植入产业来进行规划,再进行多规合一。特色小镇的策划有“千个子产业植入的策划、创新产业现金流的策划、特色小镇交易结构的设计、各种不同PPP项目包装进入、资金结构化安排策划以及SPV公司股权架构的设计。”

日前在江苏特色小镇第二次创建工作推进会暨银镇对接会上,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开发行江苏分行、江苏省国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1000亿元的江苏特色小镇发展基金落地。

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坚持高强度投入和高强度产出。资金结构和安排,并不是招商来项目就能投资,那是砸资金的办法。一定要设定出现金流来,因为金融机构要进,它一定是可预见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再就是IPO公司架构的设计,策划的内容一定要具全面性,如果没有策划方案,单独规划的这个规划基本上白耽误时间。目前正在创建的特色小镇非常多,如果缺失好的产业策划,三年以后有可能一片狼藉。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认为,PPP强调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强调的是双方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的一种理念。引入PPP融资模式,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种基于市场化的投资回报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整合各种资源,促进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