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环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环保
 

2017年9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危废处置市场群雄逐鹿 技术创新将成主要驱动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蕾

王利博制图

近期,环保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随着政策的密集发布及监管趋严,我国危废处理处置的产能在高速释放,地方危废项目也不断增多。而随着危险废物产生量的不断增长,参与到危废处理行业的公司也越来越多。

危废处置需求巨大

跨界者强势进入

《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截止到2015年,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经营规模达到5263万吨/年,其中持有经营许可证的专业危废处置单位收集、利用、储存及处置的危险废物规模为1536万吨,有近4000万吨在产废企业体内自身循环利用和处置。目前大量危废并没有进入正规处理处置市场,我国的危废处置需求十分巨大。

据公开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然而,与此对应的是,现有的处置能力无法满足危废市场的需求。

而资本也已嗅到了这一商机,目前至少已有14家上市公司先后跨界布局该领域。其中,雪浪环境和东方园林通过外延并购快速扩张,其危废板块已经开始贡献业绩;高能环境、瀚蓝环境、巴安水务、金圆股份、康达环保等公司,也纷纷进入危废行业。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查询到,北京市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共有16家,年经营能力达到316015吨。

记者还注意到,北京金隅集团旗下有两家专业从事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环保企业,其中北京生态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焚烧、填埋、资源综合利用三位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危险废弃物专业处理机构,能处置41类危险废物,年处置能力4.7万吨;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工业危险废物专业处置单位,能处置28类危险废物,年处置能力10 万吨。两家环保企业在北京地区危废业务覆盖量达到90%以上。

另外,行业里也崛起了一批以技术创新而卓著的环保企业,并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快速发展。南京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记者了解到,历经反复试验后,南京新奥自主研发的超临界水氧化危废处理技术已经在南京化工园区超临界危废处理项目上得到应用,这是国内较早建成并实现稳定运营的超临界危废处理项目,在叫响市场的同时,也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记者在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看到,该项目已于2017年1月份取得危废经营许可证,并已全面启动生产,广泛服务于南京化工园区的各类产废企业。

争夺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成关键

在争夺危废处理市场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成了最大“法宝”。

北京金隅生态岛(红树林)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沈莹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当前的技术储备和处置能力一直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针对危废不断变化的特性,北京金隅生态岛(红树林)公司正在加大研发力度,持续通过危废处置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提高处置能力,努力适应新的市场变化。

“相比生活源污染物治理,工业废水、危废等工业源污染物治理在技术手段上仍有不足,处理效果不达标的情况普遍存在,是造成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战略绩效总监张云鹏向记者介绍到,“以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为核心,整合其他深度处理技术,可对石化企业残渣废液等多种类型的工业危废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能够彻底消除环境隐患。”

对于跨界而来的“野蛮人”,张云鹏表示,“未来技术创新将会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解决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其次要围绕核心技术在全产业链打造核心能力,为用户提供具有新奥特色的危废、废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针对行业客户不同需求,新奥环保还会开发推广移动式、撬装式以及模块化配置的不同类型的危废、废水处理装置,同时利用移动互联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各类装置的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全新的客户体验。”

针对危废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张云鹏坦言,国内市场危废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危废处理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广泛存在,造成危废处理成本偏高,且处理效果难以严格满足行业规范要求。以上问题纯粹依靠强化行业监管很难得到彻底解决,最终出路仍然是技术创新。

在这一方面,以技术能力见长的民营企业毫无疑问将成为市场的主角,政府主管部门也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张云鹏认为,一是对技术开发以及技术示范项目建设的支持;二是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上与时俱进,适应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内在要求。比如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废液后产生的惰性灰渣,有害成分可以说已经接近于完全去除,如果能被定性为普通固废,将能够显著降低危废处置的综合成本,对新技术的推广也能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