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法律服务·纠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法律服务·纠纷
 

2017年9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同纠纷成“绊脚石” 企业应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蕾

随着企业对外经营活动范围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合同纠纷问题日益突出,合同的种类和数量也日趋增多,合同关系呈现复杂化的趋势。

据媒体报道,过去12个月内仅乐视网就被起诉33起,涉案金额近16亿元,电视机业务也存在15起纠纷合同。

专家指出,合同纠纷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绊脚石,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必须从“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补救”出发,尽可能降低其负面影响。

合同纠纷集中爆发

合同是公司从事经济活动中取得经济效益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可能会产生纠纷的根源。公司经营活动是风险与利益共存的活动,利益越大,风险也越大。因此,不可避免地在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互动过程中产生冲突并发生纠纷,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到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据了解,近五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面临来自于诉讼方面的法律风险逐年增加,在2015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16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实证研究报告》显示,在统计和分析的2333家上市公司中,2015年披露的诉讼仲裁一共2785个,涉案金额达906.97亿元。

此外,在2016年里的电商和保险行业中,合同纠纷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电商业占到57.22%,保险行业高达97.96%。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企业法务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叶小忠也曾指出,从诉讼的行业分布来看,金融业是披露诉讼数量和涉案资产最为集中的行业,与融资租赁有关的合同纠纷占比达到86%。同时,房地产业也成为法律风险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合同纠纷类的指标出现全面爆发性增长。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基本沿袭了2015年的高爆发态势,这跟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关。

河南省瀛豫律师事务所袁志敏律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企业产生合同纠纷的常见原因大概有几个方面,分别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购销合同;担保;投融资;商标侵权、侵犯著作权;股权;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等纠纷。

管理不规范成诱因

合同是企业的“法典”,也是解决纠纷的依据。既然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订立了合同,那么,按合同履行义务应当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合同签订后,一方当事人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主观上不想履行或不想完全履行合同。主观原因往往引起违约行为,再由违约行为导致纠纷的产生。纯粹主观上的原因是少见的,主观上原因背后往往存在着客观原因。

一项合同,从订立到履行完毕,除了即时清结的之外,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客观上的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按约履行,由此引起纠纷。

北京律师协会合同法专业委员会委员、金栋律师事务所吕品律师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内部合同纠纷往往是因为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引发的劳动者与企业的纠纷以及股东之间矛盾引发的,外部主要是对外行使公司事务时,签订的一系列的合同,这些合同纠纷成因比较复杂,与市场经济形势、签订双方关系的变化、合同签订、履行变化等都有关系。

纠纷处理有技巧

合同纠纷是企业生存必经的考验环节,既然风险不可避免,那么,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恰当地运用纠纷处理技巧有时则可以为企业起到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的作用。

对此,袁志敏律师表示,当企业遇到纠纷时,首先应该固定证据,如固定与合同履行相关的证据、合同相对方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的证据。同时,与合同相对方进行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不能通过协商解决,企业只有通过诉讼或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吕品律师也认为企业想要降低风险,必须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具备基础的法律观念以及与企业相关的基础法律常识。依法治企、守法经营,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守的。因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依法运作必然会四处碰壁。从合同的签订到员工的日常管理,都必须依法进行。一个企业或者是说相关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法律意识,预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对此,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高级合伙人杨杰律师更是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强调,企业内部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企业做过的每一个项目、签订的每一笔合同,其中的每个过程都应有相应的资料,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如果企业没有这样的制度,一份好几年前签订的合同出现了问题,对方突然要求违约赔偿,而当时经手这个合同的人已经离职,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就需要很多精力,一些关键证据的丢失更可能决定一个案件的成败。其中,工程承包合同等事项繁多,履行周期较长的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做到留痕处理,减少法律风险。”杨杰进一步补充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