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法律服务·互联网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法律服务·互联网
 

2017年9月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法律服务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带来新转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九版)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任战敏也认为,一方面,有法律服务需求的客户想找到好律师难;另一方面,急需寻找案源的众多律师也很难了解潜在市场需求。互联网法律平台恰恰解决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痛点,让法律服务更透明、便捷。

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常亮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新型法律服务具有如下特点:规模化、批量化诉讼;标准化、类型化办案;跨地域、大数据沉淀并反哺法务和业务管理;法律人工智能辅助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互联网+的渗透让法律服务迅速找到契合点。无讼打造的线上法律人社区“无讼App”累计下载次数超过40万人。而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诉讼SaaS系统处理了多家知名电商、金融公司上万件纠纷。

大数据可以为律师能力“画像”,为客观评价律师能力提供参考,帮助人们快速找到最适合的律师。蒋勇称,互联网可以打破传统律师事务所的边界,在全行业范围内为客户匹配最适合的律师。而当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数据更多地在互联网上沉淀,也能为今后更精准地匹配律师提供支持。

互联网能显著降低信息成本和沟通成本,而且使用便捷,没有地理限制,任战敏认为,从这个角度上看,法律+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成功转型的律所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吴少博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吴少博总结道,互联网的律师行业发展具备自我调整的优势,会向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发展。

新模式无法替代

更高级人工法律服务

对于传统的律师服务来说,互联网的出现,让法律服务资源的高效率、低成本、标准化、便捷和透明成为可能。

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认为,随之而产生的云端律所,对于客户而言是提高了法律服务的性价比,对于律师业务而言可能是增量,可以覆盖到传统律师业务覆盖不到或者覆盖成本过高的服务领域。但其对传统律所会带来冲击,如法律服务的场景化;部分免费法律服务的提供具有引流作用;法律服务跨地域性和线上化;AI技术使线上法律服务人工智能化;诉讼或仲裁业务存在大规模低成本复制的可能。

互联网对传统法律服务和律师事务所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互联网认识的供需双方信任基因较弱,互联网+及大数据能够带来高效但并不能替代更深层次的人工法律服务。

任战敏分析,法律服务先天需要信任和私密空间,通过互联网认识的双方,信任基因较弱。并且,法律服务是一种非常私人化的、个案化的服务,不存在将法律服务完全标准化的可能。目前互联网法律服务更多是对低端法律服务和非诉讼业务领域有所侵蚀,而像复杂的诉讼业务、融资并购、资本市场等在内的很多服务,都很难进行标准化。

北京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分析,互联网法律能够解放劳动力,代替很多搜索文书、条例等工作,云计算大数据让证据搜集等变得更为高效简洁,让律师更轻松,让客户更高效,会成为律师的得力助手,但不会替代更高层次的人工服务。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归类梳理、学习、吸收律师的经验等做出判断,但传统律师在立法的建议修改、完善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并且在现实事务中,律师在证据的搜及、人工走访及调查等方面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 邱宝昌补充道。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