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示范园渐成农村“新风口” 各地特色小镇将联动受益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九版)
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张朝伟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特色小镇,是城镇化大趋势下防止大城市病,避免农村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又实现从农村转移的唯一途径,是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实现“就地城镇化”的举措和模式。
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就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形态。洛阳市凯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兴业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城融合强调特色方面可以看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特色小镇发展上的一致性。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农牧业生态园有奶牛养殖、牧草及有机蔬菜种植、奶牛观光科普基地等领域,下一步目标便是打造现代化农牧业旅游观光示范园。
土地、PPP政策细化
特色小镇受益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袁士畴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各类农业示范园,还是农业特色小镇,一定要跳出“三农”谈“三农”,要先有特色产业才能建特色小镇。从上述政策上可以看出中央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此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金融扶持、用地政策方面的细化,也将使得特色小镇受益。
《方案》指出,将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瓶颈约束。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投融资体制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和运营。
在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方面, 鼓励金融机构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信贷支持,探索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支持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的入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企业债券,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同时,支持通过 PPP等方式建设示范园,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示范园建设和运营。
在土地问题上,《方案》指出,将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依法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等途径,多渠道保障示范园用地需求。针对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不同类型项目,实施差别化的土地用途管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