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产业
 

2017年8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下棋的AlphaGo到写诗的小冰 人工智能“再下一城”之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崔敏

王利博制图

继AlphaGo在人类职业围棋赛中大显身手之后,人工智能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包括创作领域,人工智能的浪潮似乎正在向人类发出更为深层次的挑战。但近期,微软向公众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明小冰放弃创作版权,引起业内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创作具备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版权归属问题也再一次引起人们深思。

人工智能艺术创作

进程并不快

微软人工智能产品小冰推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从最开始的模仿到创作再到大规模的生产,小冰训练了1000次。美联社与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开展的人工智能新闻写作平台Wordsmith创作的稿件也达到了每季度3000余篇。Google人工智能 AI 创作的神奇画作被拍卖最高单幅价格高达 8000 美元。

对于什么属于真正的人工智能创作,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相关负责人指出,人工智能创造的三个原则:第一,人工智能创造的主体,须是兼具IQ与EQ的综合体,而不仅仅只具有IQ;其次,人工智能创造的产物,须能成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作品,而不仅仅是某种技术中间状态的成果;第三,人工智能创造的过程,须对应人类某种富有创造力的行为,而不是对人类劳动的简单替代。

筷子科技CEO陈万锋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可以迅速组合生成成千上万的创作,包括多样化的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另外,通过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创意引擎可以变得更加聪明,理解不同创作元素的意义,通过比对数据产生对不同创作元素效果的理解,从而推荐或生成基于真实数据的更好的创作决策。

尽管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的优势令人瞩目,但是,业内人士也坦承,在艺术创作特别是赋予情感的创作领域,人工智能的进展相比其他几个细分领域要缓慢的多。

人工智能学家主编、《互联网进化论》作者刘锋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创作创新领域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是最为艰难的一个领域,进展也相对缓慢,距离预期还很远。学习素材模仿创作还可以,但创作形成自己风格的、带有情感的作品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创作领域属于人类独特的领域,目前行业里的一些报道有些夸大事实。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也认为,人工智能创作是超越和取代不了顶级诗人、作家的,他分析,人工智能在创作领域涉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创作,另一方面是内容产业。目前在内容创作领域取得一些成果,但艺术创作领域还存在瓶颈。

“艺术创作有一定的标准,并且这些标准是由人去制定的,人工智能创作刷新不了这个标准。”李笛表示。

陈万锋也坦言,目前人工智能创作和设计能实现70%—80%的标准化创作,排版或者剪辑,但是对于着重人类情感沟通、故事性描述或者激发灵感和想象力的沟通,还比较欠缺。人工智能创意行业正在通过改进算法,积累数据学习以及人工指导,向这个方向改进。相信在2—3年内会有实质性进展。

人工智能创作

该如何认定版权

近日,微软小冰推出了“联合创作模式,任何人都可以用照片激发小冰,让她根据图片生成一首诗。同时微软向公众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明小冰放弃创作版权,和她一起创作的人,能够独享最终作品的全部权利。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周旭亮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最终也是人创作的,从这个层面来看,法律可以保护人工智能的创造者,进而保护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但人工智能的创作也可能超越其发明者的预期,那么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是否享有权利,由谁享受这个权利目前还是法律上的一个空白。

“相信未来在这方面的法律完善和监管上会进一步提高,如何在人工智能与法律制度之间保持平衡是行业目前直面的挑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和立法标准。”周旭亮补充道。

对此,李笛告诉记者,小冰放弃版权,实际上是微软在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生产结构上的一个调整。小冰最大的商业价值将是做为内容生产领域的中坚力量,不是取代中坚创作的人类,而是联合创作,帮助作家完成最基础的初稿工作进而提高效率和产能,再由作家去升华。这种模式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陈万锋也认为,人工智能创作和创意在一段时间内,是高效辅助人类的工作,而不是完全取代。人工智能旨在帮助人类通过机器学习,高效处理重复性和简单智能劳动,而人类在创作中仍应该处于策略性的主导地位。在这个过程中,会淘汰一些比较低附加值的人类创作,比如简单的文本组合、图像排版、配色元素搭配等等。随着机器学习和数据的不断积累,机器创作将会不断往深度和广度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