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中国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中国招商
 

2017年8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特色小镇避开“三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范颖华

本报记者 江金骐/摄

自去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在全国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以来,一年来,建设效果如何,有哪些误区需要纠偏?就上述问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蔡义鸿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企业报》:近一年来,特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你怎么看待它的发展?

蔡义鸿:去年以来,各地特色小镇建设不断升温,以广东的北滘、浙江的乌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充裕的财力,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一年来,这个政策的确给地方带来了新机遇。比如广西贵港市。近年来,该市的桥圩羽绒、木乐服装、覃塘莲藕等7个拥有特色产业的中心城镇已经申报列入国家和广西小城镇建设试点。该市的桥圩镇,“羽绒”和“富硒”是两大特色产业,其中桥圩镇还是中国羽绒之乡,产业规模已接近50亿元。相比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动辄上千亿的工业规模,桥圩镇的这两大产业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对带动当地工业发展、帮助当地农民致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桥圩镇更是以打造特色小镇和工业重镇为目标,力争到2020年,使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成为全国特色小镇。当地政府甚至还提出了把桥圩镇建设成为贵港市副中心的远景设想。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0000个镇,15000多个乡,6100多个街道,共计41000多个乡镇(含街道)。

自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来,全国各地不断有提出要打造“百个特色小镇”的新闻,粗略统计,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将超过3000个;以农业、文化、体育、旅游、养老等各行业的特色小镇也风生水起,如体育特色小镇全国已超过100个;也有不完全统计数据称,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计划建设特色小镇的总量已超过5000个。不管是超过3000个还是超过5000个,很有点大跃进的味道。

针对当下一浪高过一浪的特色小镇建设热潮,防止“房地产化、简单复制和一哄而上”等呼声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共识。

有的地方在政策的引导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放大小城镇的特色产业外延、拉大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框架,甚至不惜以行政手段集聚包括人口、土地、资本等在内的资源要素强力推动小城镇发展。这些都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及时纠偏。

《中国企业报》:在你看来,各地在特色小镇的推进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蔡义鸿:国家部委层面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一年多来,各地都在切实地行动中,江苏、河北等多个省都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跟进,应该说,总体进展情况正常,但也要防止出现三个问题:

一忌房地产化。多年来,土地财政几乎就是地方政府维持机构运转的发动机。但自去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各地政府在政策层面屡出实招,房地产开发商真正感受到了冬天的来临。能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则成了房地产从业者们面对的新问题。

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和积累,只要有可行的项目,如今的开发商们开发一个小镇,几乎易如反掌,某开发商最近就独家搞出了一个“百镇万亿计划”。

但一旦被房地产绑架,特色小镇最终一定会成为房地产小镇,就像许多市场周围林立的楼盘一样,以某个“特色”为卖点的小镇,必定会成为当地楼市的“风口”,必须引起警惕。

二忌“千镇一面”。某省最近推出一个有关省级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所有特色小镇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则按4A级以上景区标准建设。按照这种标准“生产”出来的小镇,一定是规划整齐划一,投资规模差不多,空间布局大同小异,“特色”又如何体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特色镇”有明确的定义: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如果不“吃透”国家战略,一哄而上,千镇一面,这就有违中央政策的初衷。

三忌政府大包大揽。某省的文件给“特色小镇”进行“统一规划”的造镇,要求特色小镇一般布局在城镇周边、景区周边、高铁站周边及交通轴沿线。“通知”中明确强调,特色小镇建设要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那么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究竟该怎么“引导”?这需要有清晰的思路。

所谓“培育”,一般是指个体处在萌芽阶段,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其生长发育。被选为特色小镇的,至少是“有形”的,比如有特色的产业、美丽的环境、传统的文化等等,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做的就是与其他主体一起对特色小镇进行培育,而不是大包大揽新造一个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