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先进制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先进制造
 

2017年7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雄安新区产业蓝图猜想:或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姜成

具有国家“千年大计”重要意义的雄安新区,中央对其的战略定位是“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开放发展先行区。”在规划建设新区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中,“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尤为引人注目。而相关专家在谈及雄安新区的产业布局时,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字眼,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

借势北京智力资源

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也给人们无尽的想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中国的产业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1999年,轻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时期;第二个阶段是2000—2012年,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是第三个阶段,就是创新,包括围绕创新的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特区、新区’都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如果从中国内地产业发展历史看,前两个阶段是轻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时期。而未来的发展是第三个阶段,即创新时期。所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应该是雄安新区的‘大目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世界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美国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有专家认为,雄安新区所处的地理优势,完全有可能打造中国未来的“硅谷”。“北京有中国最好的大学、科研院所、科研人才,但是太拥挤,缺少转化空间。有了雄安新区之后,就把北京的功能激活了,也把整个京津冀一盘棋激活了,这个100平方公里起步区可以把北京科技、文化、人才和国际化的优势聚集起来,在京津冀形成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现代服务中心。”张燕生说,“这样一来,新区能不能成为中国的‘硅谷’?完全是有可能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也指出,北京是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创新型要素和资源聚集程度最高的地方。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技术以及航空航天、机器人等走在国际前沿的新产业,可能会在雄安新区落地。

央企竞相布局

高端制造业

除了依靠北京雄厚的科研力量支撑外,央企在新区建设中的角色也是举足轻重。雄安新区的发展蓝图刚刚打开,央企已开始准备入场,布局高端制造业。中铝公司表示,要率先将拥有的科技成果在雄安新区转化,为新区建设提供轻量化、耐蚀化高新铝材,采用最环保最先进的工程技术;东方航空表示,要发挥东航优势,推进航空客运网络枢纽建设和参与物流园区建设,有力服务雄安新区高端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机集团也明确表示,将在新区培育发展未来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绿色新兴产业装备、金融与投资等新兴业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表示,雄安新区的总体定位是“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央企中符合新区定位的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都将率先布局,深度融入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也认为,央企理应积极融入雄安新区的建设,这不仅为雄安新区带来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加快充实其发展,也为央企自身提高效益和产业升级带来机遇,既有利于央企化解过剩产能,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新的动能和利润增长点。

全面创新破解难题

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雄安新区还有一些待解难题:地处内陆,如何开放发展;“白纸”之上,如何高起点建设;央企迁入后,如何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雾霾严重,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等等。国际的、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实际上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空间地理位置及商业资源聚集能力;二是区域自然资源优势及资源结构;三是区域发展政策机制;四是生活居住环境的适宜度。雄安新区建成运行后,本地大规模的较低水准劳动力如何作为才能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运行,的确是个大问题。因此,如何破解诸多难题,需要充分深入研究,做足功课,融入政策。

为此新区本身需要进行制度、科技、创业环境的改革创新,吸引各类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指出,在雄安新区,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要探索新区管理新模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专家指出,丰富的资源支撑加上体制机制的创新,打造“中国硅谷”,雄安大有可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