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7年7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金融控股平台 不应背离实体经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锦

中国央企金融控股平台,作为一个新事物出现了。未来将有更多的央企投入搭建金控平台,开展金融业务。

从大背景看,对于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高层非常关注。关于维护金融安全问题提出了6项任务,其中分别涉及:“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以及“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此之前还强调,必须要做强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

从业务背景看,政策监管层面正在发力,目前,央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等多部门正在积极会商。央行将适时出台有关产融结合和企业金融控股的管理办法,随后,国务院国资委有望出台专门针对央企金融控股的管理办法。

中国金融最大的问题是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的服务对象成了“两张皮”,金融和实体经济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点,在央企中同样突出,有的央企从一开始投入金融控股平台,就是为了赚钱,不是为实体经济。最近几年,不少大型央企看到金融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纷纷投入巨资设立或筹建金融控股公司,布局金融业务。有少数央企已经形成主业、房地产、金融各占1/3的局面。

央企金控平台的设立,有利于盘活分散在央企集团内部各处的资金,进一步在去产能和增加新动能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央企金融控股公司要服务于所在集团的主业与实体经济。央企金控平台需聚焦于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这是初衷,不能忘记。央企金控平台应该优先服务集团主业与实体经济,服务于转型升级。开拓集团外客户,做强做优,与服务集团主业相辅相成,互为前提,这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何让金融在必要的防火墙前提下,实现更好融合,是个课题。央企中有没有金融风险?答案是肯定的,有。

对于中央企业运用金融手段发展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应该予以重视,并择机提出要求:央企金融控股平台不能背离实体经济的初衷。

金融平台,要在国企改革与结构调整中,推动去产能、资产重组、投资并购、国际化发展。

伴随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要求,对金控平台的发展收紧监管,有所限制,是必要的。相对于其他类比较型的资本和金控平台,央企比较规范和健康,较为守规矩,也能更好地落实国家战略意图。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