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企业
 

2017年7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布局三大区域有玄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隽妤

根据协议,华电集团与阳光凯迪的合作将首先搭建技术应用和推广平台,以京津冀为中心的六省两市生活垃圾、牲畜粪便、农林废弃物和现有部分火电企业,同步热电联产、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冷库)动力供应,为北方雾霾治理和县域经济发展及精准扶贫作出新贡献。

首先是在雾霾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推开,减少燃煤的使用,将500多个县的民用燃煤锅炉逐步替代,有效治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污染。在区域布局上,双方商定,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推进。

经测算,现在整个京津冀地区,每年产生1亿吨黄秸秆,还有5000万吨的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用这些材料进行能源化加工,产生的发电量能替代1亿吨散烧煤取暖产生的能量,使京津冀地区的雾霾至少减少60%。经调研,全国大约2000个县具备建设这种多元多态联合超净发电项目的条件,全国13亿吨秸秆、接近2亿吨生活垃圾可得以有效利用,从而减少民用散烧煤炭、减少约4亿吨动力煤的使用,这对全国环境的改善意义非常重大。

除了环保账,凯迪生态董事长李林芝还给我们算了几笔扶贫经济账。第一笔是,多元多态联合超净发电技术,一个电厂能够给区域内的农民增收7000-8000万元。第二笔是,一年1亿吨黄秸秆每年能够转移500亿资金支付给农民,生物质秸秆发电,七角五分的电价,其中四角钱可以给到农民手中。凯迪生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生物质发电厂常年大量收购各类农作物秸秆、杂草、树枝树皮等农林废弃物做燃料,既防治了秸秆焚烧的“黄色污染”,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便利渠道,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产业。

新项目仍将以国家级贫困县为核心试点推动县域项目布局,预计可增加农民收入2000亿元,带动几千万人就业,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助力精准扶贫。去年10月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和今年5月中国生物质能联盟年会暨2017中国生物质能论坛,凯迪生态均作为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在大会上做了分享和交流。被誉为“凯迪模式”的扶贫成效与经验将新能源与生态农业做了跨界组合:一、把会带来污染的废弃物加工成绿色能源产品,百姓收入同时得到提高,这是产业扶贫的典型模式;二、具有凯迪生态特点的农业秸秆收储运体系形成,其创新提出并推广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具备了新共享经济体特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