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大势
 

2017年7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业快速增长 文化与健康产业成“蓝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虹 钟文 孔艺桥 张蕊

王利博制图

国内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专家表示,未来文化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与健康产业潜力巨大。而国内低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较快,高端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其中,垄断、融资、人才等问题亟待解决。

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飞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快递、电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都出现了飞速发展,对就业、投资、税收的贡献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384221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8%,在三次产业中继续领跑,服务业占GDP比重已上升为51.6%,比2015年继续提高1.4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一季度,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2024亿元,同比增长7.7%。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颜色教授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中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比较快,这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而且服务业有一个特点,它是抗经济周期的,不受经济周期影响。颜色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态势和特点,首先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得非常快,如家政、快递、餐饮等行业。其次,由互联网等新的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型服务业发展较快,如电商、微商等行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提供给记者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16年中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营收为4005亿元,与2015年的2769.6亿元相比,同比增长44.6%。2016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2000亿元,同比增长33.3%,预计2017年将达到18543亿元。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约913亿元,比2015年的542亿元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

文化、健康产业潜力巨大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明确指出,到2025年将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十年倍增”,使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60%,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55%。

其中,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备受业内瞩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文化服务业快速增长。其中,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3个行业分别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5752亿元,增长30.3%;文化艺术服务业312亿元,增长22.8%;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1242亿元,增长19.3%。

“未来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孔伟艳博士告诉记者,文化产业体系将向中高端和现代型发展。传统文化行业转型升级,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并与“互联网+”加快整合。预计我国将逐步形成不同区域优势互补、相互协调、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布局体系。同时,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将从相对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此外,健康产业也迎来一片蓝海。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健康产业将达到13.393万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9倍。中国健康产业的规模预计将超过8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健康产业市场。

位于浙江乐清市的温州雁圣源铁皮石斛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协会副会长吴呈勇正在把石斛产业链拉长。吴呈勇表示,在开发常规的铁皮石斛系列保健品之外,最近几年还相继开发出石斛肥皂、石斛牙膏、石斛面膜、石斛酒等产品。

小小的铁皮石斛产业早在2015全国产值就已经超过100亿元。吴呈勇告诉记者,浙江铁皮石斛产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达到50亿元。而在2012年,浙江铁皮石斛产业还只有20亿元,增长是非常惊人的。这是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大健康产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石斛产业只是浙江健康产业的一个缩影。浙江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早在2012年,浙江省就提出了“健康浙江”的理念,2015年,更是把健康产业列入浙江省加快发展七大万亿产业之一,且排名仅次于信息经济产业。

“健康产业潜力巨大。”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记者,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的建设将从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推进。他说,“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健康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量级,未来10年潜在产值规模有望超过20万亿元,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融资、人才等

诸多问题待解

不过,和很多产业一样,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服务业也存在着一些“瓶颈”和问题。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玉洁对记者表示,文化企业融资难题不容忽视,因为受文化企业自身“轻资产、重创意、规模小”等方面的限制,“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掣肘现象较为凸显。为此,公司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授权下,建立了北京市文创金融服务网络平台,为文化企业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融资和增值服务,以有效降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破解文化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表示,无形资产的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供需情况,如果文化企业创造的产品不适应当前公共需求,不能显示未来发展潜力,将很难实现融资。

“文化产业创新创意能力和竞争力不强,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相对欠缺,以致竞争力不强,同国外文化产业相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比较低,综合效益欠佳。”孔伟艳指出,文化人才队伍也不够壮大,我国培养文化人才的方式比较落后,对文化人才的经济激励不足,以致文化技能人才、文化管理人才都相对短缺,而且流失严重。此外,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以下突出矛盾和问题: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比重偏大,群众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有待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不对称、不平衡,文化市场发展受到计划体制的制约,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孔伟艳建议,应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应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

(下转第四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