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可能”的事练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小春是一个很活泼的女孩,可最近一段时间却变得闷闷不乐。原来,她2个月的试用期马上就要过去了,却还没有开发出一个客户。公司的产品非常有竞争力,原来的客户中有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她非常想留下来,也找到了一些潜在的客户,但就是不敢直接跟客户谈生意,生怕因为自己经验不足,让原本很有希望成交的客户跑掉。
其实,像小春这种既想把事情做好,又怕把事情搞砸的人还是很多的。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职场心理,对于那些初入职场的人更为正常。那么,如何打破这种犹疑和困惑呢?
现在难住小春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心病还需心药医,所以,必须先解决她的畏难情绪。
第一招,是一个五字真言,叫做“反正不会死”。就拿小春来说,如果2个月试用期到了,没有开发出客户,其结果是会走人。如果她主动去跟客户交流,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把事情搞糟,大不了也只是走人。换一个角度看,无论成功的概率有多低,大胆去开发客户总还有成功的可能。并且,越早行动,回旋的余地就越大,成功的可能就越高。一方面,如果被客户回绝了,她还有时间想出新的对策,可以跟客户做进一步的沟通,增加成功的几率。另一方面,如果确定该客户无法成交,还来得及更换其他的客户,也还有成功的可能。
面对困难的时候,要随时做好最坏的打算,去争取最好的结果。当你退无可退的时候,也许机会和运气就来了。很多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即便是不成功,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损失。从排除法的角度看,知道哪种方式不行,也等于向成功靠近了一步。
第二招,叫拿身边的人练手。说白了,就是要做模拟练习。你可以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同事扮演客户,让他像一个挑剔的客户一样刁难你。这种演习越充分,等于你积累的“实战”经验越多,真正和客户谈判的时候就会越得心应手。
第三招,叫拿“不可能”的事练手。无论是谈客户,还是做其他工作,都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先易后难;另一种则是先难后易。先易后难,比较容易入手,建立信心,但接下来步步是坎,弄不好会有疲惫感;先难后易,一开始就面对艰难的挑战,容易有失败感,让人萌生退意,但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个中高手,对于一般的挑战不以为意,有如履平地般的轻松和快意。
在制定任务计划时,一般都要根据可行性做个简单的分类,比如:一定能搞定的、基本能搞定、不大可能搞定的、搞不定的。假设是开发客户,对于能搞定的一定要慎重,不要把“煮熟的鸭子”弄飞了。但对于不大可能搞定,特别是自己认为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客户,反而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试错。因为不抱成功的希望,没有心理包袱,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更放得开,或许就能出现“奇迹”。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叫做“好大夫都是治死过人的”。为什么这说?人类与病魔和死神较量的过程,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无论是中国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还是西医中的器官移植,都是通过冒险的方式,把未知变成已知。就拿手术为例吧,对于那些高难度的手术,第一个做这种手术的人,绝对不会有十成的把握。医生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做手术,病人必死无疑,但可能还能多活两天;做手术,病人有可能会起死回生,但也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敢于向难题和禁区挑战的医生,才有可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并成为被人们尊重和景仰的名医。
许多现在看起来很平常的病,过去可能还都是“绝症”;现在看起来很普通的手术,过去可能还是医学的禁区。没有那些艺高人胆大的医生,就不会有医学的进步,更多的人可能会死于现在看起来很平常的病症。仅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敢试敢闯,对于人类的意义有多大。
人们在工作和事业中所面临的难题或挑战,绝大多数都没有像生与死的考验那么严重。犹豫来犹豫去,除了浪费时间和机会,没有任何益处。只有打消顾虑,大胆试错,才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并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事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