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产业
 

2017年6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期长叠加成本高 网贷资金存管技术难题亟待突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崔敏

王利博制图

银行存管起源于证券行业,监管层为保证客户资金安全,要求客户资金统一由商业银行存管,其后,延续到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企业因发展快速和其他一些行业属性,在银行存管的系统对接上存在诸多信息技术方面的难题,对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引起行业高度关注,技术难题亟待尽快解决。

存管技术

门槛提高

证券、保险、基金等都是平台负责交易,资金存管在银行。这本身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但为何延伸到网贷却引起很大反响,并带来较大的技术难度呢?

对网贷这个新业态来说,银行存管对平台的安全性、技术复杂性、账务严谨性,无疑都会有更高要求。而大部分平台在接入存管前,都需要先进行底层系统升级改造,包括完善账户系统设计、建立清结算及对账系统、改造产品流程以适应银行存管要求等。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5月24日,共有214家正常运营的P2P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9.67%)。由此可见,网贷平台上线银行存管的难度之大,所以不论在经营状况、背景实力以及技术研发方面,平台都要有较强优势才能实现。

以海航旗下互金平台聚宝匯为例,2016年10月,聚宝匯与厦门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而2017年4月份,聚宝匯才实现系统上线。聚宝匯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对接肯定是有难度的,因为双方系统都不是为对方定制的,都需要做调整,聚宝匯与厦门银行的系统对接,从需求分析开始到上线,总共花了大约6个月时间,技术难题也是集中在系统对接需要双方系统各自做调整,以确保可以支持平台的业务。

聚宝匯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资金直接存管为客户资金安全增加了一道“安全锁”,能最大程度降低客户资金安全风险。可以说,在所有保护平台用户交易安全的措施中,存管是安全级别最高、技术含量最高、最难实现,更是必须落实的一项。他建议,平台在签订存管协议后一定先充分与银行沟通系统对接需求,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且做多次测试避免系统漏洞,达到监管合规要求。

支付宝相关负责人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坦言,在与合作银行做系统对接开发时,也存在技术层面的门槛。

基金、证券、保险属于标准资产,业内已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其存管模式主要采用日终向监管行报送数据方式,接入难度较低。互联网金融产品属于非标资产,行业标准仍在摸索和制定中,大部分存管银行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存管要求,如所有投资人和借款人需实名开立虚拟账户,按银行账户标准进行管理;所有交易逐笔实时核验。懒猫联银CTO李均柠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种严格的存管模式对于网贷平台系统的侵入性极大,平台所有涉及资金流转环节都需要与存管系统实时对接,平台原有的产品、系统甚至运营流程都要进行较大的改造,从而导致接入时间较长。

存管银行需要具备一整套支撑存管平台业务的系统,其中包括账户体系、支付结算体系、交易体系、交易核验体系、报表体系等。

徽商银行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管银行的存管系统与网贷平台自有的交易系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让平台更好地适应和使用银行的存管系统、减少平台上线银行存管后的操作及系统风险,存管行要求平台在接入阶段需要进行两轮以上的测试。平台上线后,若是需要迭代新增业务功能,也需要针对新功能进行测试,存管行验收通过后才可上线。

需行业成长

推动系统迭代

网贷机构的银行存管涉及功能和细节比较多,包括且不限于接口联通的要求、关联方的认定、系统功能的全面性、信息实时反馈、pc/web/app端全面覆盖、安全性要求、营销功能的嵌入、业务逻辑的梳理、前期数据迁移、联调测试等。合力贷CEO刘丰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道,“每个平台的业务模式和规则也不同,对系统对接方的技术要求也高,需灵活应变。”

紫马财行CEO唐学庆对《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部分平台体量大,涉及用户众多,积累了海量历史数据,转移这部分数据也需要花费大量功夫。银行存管技术系统需要具备完善规范的资金存管清算和明细记录的账务系统、完整的业务管理和交易校验功能、对接网贷机构系统的数据接口等。

李均柠介绍,目前银行搭建存管系统包括了完全自建以及外包技术服务商建设两种方式,显然后者在实施效率与灵活性上更有优势,存管系统的建设与接入,与其说存在技术难题不如说需要一定的迭代周期来完善更合适,为了适配网贷行业的互联网属性,存管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也具备了互联网产品的特征,以小步迭代的方式快速成长。他还表示,随着行业的成长以及存管系统的迭代,其接入难度在一两年内将降低到合理水平。

除了技术方面的难度,运营成本也是网贷平台企业比较关注的问题,“平台与银行直接对接,银行需要单独开发系统和接口,人财物要求高,投入和产出短期看可能是倒挂。” 刘丰直言。“平台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团队支持与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对接,工作量较大;同时,网贷平台本身处于投入阶段,银行存管会大大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

很多银行与网贷平台之间出现了‘只签不用’的现象。对此,唐学庆认为,“即便很多平台签了资金存管协议,但是进行系统对接很有可能要排队等上半年的时间,银行需要开发一套适合单一企业的对接系统,而并非一套系统能适合所有的企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